第三一九章 諸侯側目市井談(五)(第2/2頁)

魏斯還想說點什麽,寢外近侍傳聲道:“君上,西河急報!”

父子二人均是一怔,去年秦人剛在西河敗在吳起手下,這時候會有什麽急報?

西河畢竟是緊要地,魏斯不敢怠慢,待看到消息後,忍不住大笑。

西河傳來消息,秦君薨,新君年幼即位。

如此一來,秦人少說又有三五年時間不能染指西河,雖說韓趙兩國三年之內也難出兵合作,可少了西方的秦人,西河武卒便可調動,吳起也能夠參與對楚征伐。

原本韓趙兩國不能合力的陰霾,被秦君薨的消息掃淡了許多,魏斯松了口氣道:“如此一來,王子定之事尚有可為。”

公子擊惱怒道:“只恐墨家在楚國背後。”

魏斯笑道:“不會。你終究還是沒懂墨家的道理,他們不過想要天下弭兵。所以需要一個楚國制衡我們三晉,因而才在牛闌邑赤膊上陣,他們不想王子定歸楚而已。”

“鄭國如今和韓國的仇怨不能消解,又占了榆關,楚人豈能不報復?到時候這算不算不義之戰?墨家講的清楚嗎?楚人能不趁機伐鄭嗎?”

“墨家整日說墨者是天下人,他們能在楚人伐鄭的時候還站在楚國那邊嗎?他們那麽做,他們就是楚人,又讓天下非楚國的遊士怎麽親近?”

“墨家昨日可以站在楚國那邊防衛牛闌,明日也會指責楚國興不義之戰售賣器械協助鄭人守城。他們評斷對錯的,不是國與國的仇怨,而是他們心中的非攻之道。”

“你既厭惡他們,就先要了解他們。墨家的言論,不妨多讀讀,多看看。”

說到這,魏斯又笑道:“韓趙新君即位不能出兵,這本是壞事。可正如墨家所言秦翁失馬焉知禍福?聲王之前曾與墨翟盟誓弭兵,期限即至,我倒要看看楚國是不是會放任這樣好的機會不去攻打鄭國。”

“這三年我失韓趙之援,楚卻也失了墨家之心。甚好!甚好!韓侯不薨,鄭人不叛,他楚國不是想要弭兵利天下,而是一直被打沒有機會做非攻之戰,到可以裝作利天下弭兵與墨家成盟。現在,我倒要看看楚人還會遵守這盟約嗎?”

“天下紛爭與盟誓,無他,不過利爾!昨日有利便盟,今日無利便悖。墨翟大賢,只是卻希望說動天下君王罷戰,豈能成功?他說利天下,可何利於君王?”

公子擊想到之前禽滑厘來這裏遊說弭兵時候的話,笑道:“墨家也不是沒有道理。他們只說,國民財富便是君王的財富,弭兵休戰休養生息,二十年人口翻倍財富翻倍,一國的財富也就翻倍……這便是他們利君王的道理啊。”

魏斯也笑道:“是啊,可這樣的君王,擺上一塊木頭一個陶俑也可以做。可如今天下的君王,誰又想要做這樣的君王呢?”

“道理是對的,可對的就一定要做嗎?若是這樣,天下哪裏還有紛爭?哈哈哈哈!”

公子擊也跟著笑了起來,說罷了墨者的事,魏斯道:“如今秦君新薨,你若為君,應該如何?”

公子擊想了想道:“正該讓吳起猛攻洛陰、重泉!”

魏斯搖頭道:“你錯了。這時候應該嚴令吳起,不得攻拔秦人城邑,還應該主動派人吊唁以作修好之態。”

公子擊不解,魏斯解釋道:“秦君新薨,本又是篡奪君位。如今繼承者年少,主少臣疑,新貴舊貴有恨,這時候攻打秦人,這是在幫秦人平息疑惑和仇恨。”

“公子連又趁去歲西河之戰,讓勝綽替他在秦地守洛陰揚名,這時候再攻秦,難道不是相助公子連?他有雄心,不肯為附庸,雖殺不得,卻不得不防。”

“他雖年幼就出逃,可他依舊是秦贏公子。這一次守洛陰,也足證此人在秦地仍有根基,否則勝綽哪有機會入洛陰?”

“況且,王子定尚在,正要全力謀楚,此時不合招惹秦人。你若為君,需著眼天下。魏地困守,秦齊楚趙韓相圍,稍有不慎便有亡國之虞,你不能夠不清醒啊。”

公子擊跪拜示意自己會記下。當即,魏斯便叫人準備吊唁所用之物,派大夫入秦,又遣人前往趙韓,為新君慶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