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四章 星芒璀璨萬骨遺(七)(第2/3頁)

“當年商紂夏桀,也曾與人盟誓,約定種種,可是難道他們受到了天帝的庇護嗎?”

“紂有勇力之人,生捕兕虎,指畫殺人,名曰惡來。此人忠貞於紂,卻背叛天下大義,最終被武王所誅。難道說,天帝會認為惡來忠貞這樣的小義,而處罰處死惡來的武王嗎?”

“所以,三國盟誓,本身不義,又怎麽會受到天帝的庇護呢?”

那旅帥也不回答,問旁邊士卒道:“你們以為如何?”

旁邊士卒早已被說服,紛紛道:“何必與楚人交戰?墨家守城,楚王親率七萬之眾,卻被墨家數百眾穿陣而俘,難道我們是可以與數千裏數千乘的楚國相比的嗎?”

那旅帥嘆息一聲道:“只是上命不可違背啊。”

那墨者笑道:“好說。”

說罷,上前一步,揮拳直向上砸向那旅帥的下巴,那旅帥卻不躲閃,一拳之後直挺挺地倒在地上。

周圍幾名護衛抽劍欲怒,那墨家退後道:“旅帥暈厥。”

其余眾人紛紛揮舞戈矛,做激怒狀,不少人心中暗笑,那墨者臨走之前道:“明日起,楚人鐵丸不再轟擊鄭人,只轟擊魏人。”

說罷,繞開地上的一些陷阱和竹簽,走到城下,握著繩子爬到了城頭。

城頭上,鼓聲大起,幾枚火藥雷投擲到城下,轟隆有聲,鄭人也急呐喊,口中發出廝殺之聲,仿佛此地戰況竟比魏人攻擊的東門尚要激烈。

……

東門附近,第一波進攻的魏人已經支撐不住,可是後續的支援依舊未到。

公子擊算錯了時間,忽視了前日全陣後移與城墻的間隔,更沒想到之前一直轟擊鄭人的火炮開始轉而轟擊魏人的後續陣列。

適判斷了一下後續魏軍的距離,果斷下令小側門附近埋伏的精銳甲士出城反擊。

本已經耗盡了氣力和勇氣的魏軍忽然遭受了反擊,頓時崩潰,向後潰逃,那些出城反擊的甲士也不追擊,而是在二十步後便即返回城門。

數百人向後奔逃,哪裏有什麽五十步笑百步之說,席卷後續剛剛經受了炮擊的魏軍第二線部隊,根本無法攔截。

此時,又有幾枚鐵丸落在了魏人陣中,加上潰兵的沖擊,魏人頓時潰散,向後退卻。

魏人既退,韓人那邊也已經支撐不住。

鄭人正在呐喊,就看到城頭有人揮舞了幾下墨家的旗幟,幾個聲音大聲道:“魏人已退,鄭人難道非要做勇士嗎?”

鄭人一聽,後隊的不少人便向後觀望,見魏人果然已退,當即擡起那名旅帥,倒曳兵器向後奔逃,還有幾名膽大的沖著城頭喊道:“勿要使那鐵丸轟擊!”

不多時,鄭人退的幹幹凈凈,竟不留一屍,不傷一人,只是看旗幟倒伏,不知道的還以為也遭受了大敗。

東門之下,魏人遺屍八百余具,還有不少傷者正在城下哀嚎。

其余城墻方向,魏人也損失不少,不過都是些湊數的農兵,並非主攻城門的精銳。

別處雖然火器不如城門附近充足,但是每隔三五十步便有可以投擲火藥雷的勇士,其余農兵也都奮勇廝殺,或是用石灰罐、滾木等沖擊攻城登城的魏人。

只是一波進攻,已經損失了近千人,而且頗多精銳,這已經是魏人所不能承受的大敗。

無他,如果想要野戰,需要有車士作為主力。而攻城精銳,多可作為車士,其余步卒並不能勝任。

而且七萬聯軍,真正的精華也就不過萬人,分於三國,這樣的損失已經極為嚴重。

更為可怕的是至今為止,魏鄭兩軍沒有一人攀上城頭,唯獨韓軍那邊有幾人爬上了城頭,可很快就被擊殺。

看著三軍潰退,公子擊怒罵一聲,卻也只能暫時收兵,只待休整片刻,再行攻城。

下午,這樣的攻城仍舊繼續,可是結果卻和上午差不多。墨家也遵守了承諾,不再炮擊鄭人,而是始終轟擊魏人。鄭人依舊在城下搖旗呐喊,聽起來如同廝殺,魏人則結陣進攻。

一直到傍晚打著墨家的旗號收屍的時候,最大的成果就是魏人在城墻下挖了四個洞,可惜天色已暗,這洞晚上就會被守軍修補上。

公子擊已經紅了眼,子馬已經知曉鄭人今天下午做了什麽,卻不說破,骉羌也是忍不住肉痛,說道:“這樣攻下去不是辦法!”

“今日不能登城,即便破壞了壕溝,挖掘了洞穴,夜裏又要防備鐵丸轟擊,不能再百步之內,只能後退紮營。守軍必然出城填滿,如之奈何?”

公子擊咬牙道:“我若有墨家守城的鐵丸轟擊利器,這城今日已破!墨家口口聲聲說,不會提供進攻性武器,難道這東西不是可以攻城的嗎?”

他也只是發狠,知道這時候說這些無益,轉頭問子馬道:“鄭人今日竟然只死了十余人,還是落入陷阱而死!這是怎麽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