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六章 徙木立信市恩民(四)(第2/2頁)

不少人連忙問道:“那……那君上是怎麽說的呢?”

適搖搖頭,笑道:“他怎麽說的,不重要。我就說,就按我們墨家利天下的辦法去做,可能現在做不到,但至少也要讓民眾稍微得到一些小利才行。”

就有人好奇道:“你們墨家利天下的辦法是什麽樣的?說說啊……”

並不只是一個人想知道,而是很多人都想知道,適卻頓住道:“這個不急,可以慢慢說,今日只說那小利。”

“我便說,按照我們墨家的道理,給您封地魯陽這麽廣闊,不是為了您錦衣玉食,而是為了您能治理好魯陽;給您極高的爵位,也不是為了讓您高傲,而是為了讓民眾信服從而推行法令。這一切都是為了把事情辦好,可辦的是什麽事呢?”

“辦的就該是讓本地富足,民眾無憂才對。如今您做不到這些,馬上就要打仗,民眾不能得利只怕戰而不勝。”

“我就說,我聽說您有很多放債。富裕的,給他限定日期還債。貧窮的,即使監守著催促十年也還不上債,時間越長,利息越多,到了危急時,就會用逃亡的辦法賴掉債務。如果催促緊迫,不僅終究沒辦法償還,很多人會認為您貪財好利不愛惜平民百姓。”

“不若這樣,燒掉毫無用處徒有其名的借據,廢棄有名無實的帳簿,給予民眾小利,讓他們為您作戰。”

這些欠債的人聽到這,已經興奮地站了起來,不少人覺得自己是聽錯了,看看別人也是如此振奮,才確信自己沒有聽錯。

這年輕人所說的好事,真真是好事!這是要廢除這些債務!

雖然說得極為赤錁,明白地說出就是為了以小利換取民眾支持,但依舊足以動人。

畢竟,不用小利收買,這軍事義務還是要服的,這是天地間的規矩,天子封諸侯,諸侯封大夫,其下封邑農夫皆從屬,理所當然。

可……如果真的是這麽理所當然,眼前這人又為什麽要說的如此赤錁呢?

疑惑間,適先讓眾人停住歡呼,說道:“其實呢,以我們墨家的道理來看,並不是這樣的。”

“之前你們服役征召,自己不能得利,有時候償還不起還要淪為僮仆,以墨家的道理來看這是不對的。天下間都如此,那就證明這道理本身就是不對的,這個咱們以後慢慢說。”

“今日叫你們來,其實就是為了給你們小利,讓你們可以為之作戰。凡事都要得利,你們總得得到點什麽才對。”

“既是這樣,我便說一下。”

說罷,他起身道:“凡事債務太多,連利息都還不上的,每家出一輕壯,跟隨演練軍陣,學習武器使用。”

“如果能夠學成,那麽可以免除利息。如果可以在守城中不逃走,聽從命令,擊殺敵人,那麽就可以免除本金。”

說罷,他叫人拿出那些債券,將那些挑揀出來的、明顯還不上的一一拿出,說道:“只要同意,那麽咱們現在就先把利息給清除掉。期間有府庫供給糧米,不得隨意離開。”

“可有願意的?”

很多人已經是到了只剩下命一條的地步,那些債務早已經壓的他們喘不動氣了。而征召服役,本來就是他們的義務,不能夠反抗,哪裏還有這樣的好事?

得利?天下間什麽時候有了農夫打仗還需要得利的道理?

頓時便有百余人站出來道:“我等皆願意!你們墨家說話算話,我們相信你們。一根木頭都能換來二十鎰黃金,哪裏能不相信呢?”

欠債的人數太多,只是這些重債纏身的,便可以找出六七百戶。

適點頭道:“既如此,先不急。另外,城邑的防禦也要修繕,我已經請於魯陽公,一樣是得利的道理,修繕城邑的過程中,凡有做得好的,今年的租稅免除一半!”

眾人歡呼雀躍,適又給眾人定心道:“你們倒也不必擔心,無非只是守城而已。”

“在這裏,你們不知我墨家的名聲,在商丘宋地卻是人人得知。”

“前歲楚王攻宋,墨家反對不義之戰,助宋人守城,不但沒有被攻破,而且還逼迫楚王成盟,之後再不行攻宋不義之事!這個你們可以去詢問那些商人,他們都是知道的!”

“我們在這裏,守城的話,你們不會有太多的傷亡。用此來換取這些債務的免除,難道不是值得的嗎?這就像是商人售賣貨物一樣,彼此之間談好價錢,便可交易。”

他說完之後,眾人詫異之余,心中也相信,這種謊言不是可以隨便說的,只是地處邊陲閉塞,不能知曉。

也有人奇怪地問道:“你們既然幫助宋人擊敗了楚人,為什麽如今又來幫助楚人呢?”

適哈哈笑道:“普天之下,哪有什麽宋人楚人?都是農夫都是工商,又有什麽分別?墨家要利天下,要讓天下非攻,那麽反對的是不義之戰,而不是某國某君。楚王之前攻宋是不義,如今晉鄭來襲也是不義,我們只反對不義。如你們,那些晉鄭之民與你們也沒有仇怨,他們為什麽要打你們?還不是王公貴族好戰想要取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