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四章 墾田播苗禾雜莠(二)(第2/2頁)

不言而喻,天下民眾的目標則完全和世卿貴族不同,墨家所謂交相得利,以利聚人,正是因為利益不同,所以這目標也不同。

天下有個說法:“晉國強大了,楚國就要受苦”。

其實,這是一樣的道理:“天下的民眾得到了利益,世卿貴族們就要困苦。反過來也一樣”。世卿貴族和天下庶農工商之間,利弊相悖,一方得利另一方就要受害。

這就是說:天下民眾和世卿貴族,各有各的難處。

但並不是每一個世卿貴族都能相處維護他們利益的好辦法,總有人不遵守維護他們利益的禮制,甚至有時候為了自己篡奪君位,不得不出讓給民眾一些利益。

天下民眾的情況,也有類似的情況。

有人會說:“哎呀,我們湊合過吧,我們少管閑事。我們的祖先從前怎樣生活,我們也就怎樣生活。”

這些人什麽都不參加,根本不知道爭取自己的利。

於此相反,那些想要維護和爭取自己利的人,則創造了學說,傳授了弟子。

可見,學於某家的不是整個階層,而是本階層中最先清醒的那部分,由這部分人率領其他人前進。

加入墨家的,便是天下庶農工商和落魄遊士中最懂得爭取自己的利的那部分。

同樣,墨家的學說也是為了創造一個天下庶農工商交相得利的樂土。

因為墨家周密考慮了天下庶農工商的利益,以天志為規矩依托,知道怎樣去實現它們,什麽樣的辦法最簡便易行,怎麽才能最快實現。

墨家為求達到庶農工商及落魄遊士得利的全部目標,也就是墨家的綱領。就是說,綱領所寫明的,是天下庶農工商和落魄遊士應當去爭取的東西。

……這篇關於綱領的篇章,任克可以誦讀,而且深受其益,有一種撥開雲霧看到天明的清晰感,他考慮了一下自己的出身,明白自己應該追求什麽樣的利益。

這便是《樂土天下甲乙丙丁》的開篇,後面的內容便是闡述一下墨家的歷史、以墨家的創世觀點大致說一下天鬼天志,然後再以天志推出九重樂土至今出現的幾種形態,即便不能證實,但卻也無人能夠反駁。

多是一些駭人聽聞之語。

再由九重樂土與農具、糧種、土地、工具的變化,闡明了“世卿貴族”是上層樂土最好的選擇,但卻也是危害抵達下一重天下樂土最大的敵人,也就是所謂的“天下之蠹”。

後面則是一些闡述樂土建成之後,如何實現“尚賢”、“平等”、“交利”、“非攻”等等內容的具體細則,以及一些關於將來生活的描述。

任克還知道,這本小冊子一共要出三冊,而現在只出了第一冊,只是大致講訴了一下綱領,並沒有深入地去討論該怎麽達成這一切。

內容簡單,很多東西說的淺顯,最適合在市井之間傳播,宣義部的人更是人手一本,經常宣講。

如果只是這本小冊子,除了煽動性更為強烈、更容易讓人理解之外,倒也不至於震動天下。

畢竟此時不只是墨家再說世卿貴族不好,很多學說對此都頗有不滿,貴族們也無法禁絕。

但是,因為任克知曉這一套小冊子還有後續,後續的“怎麽才能抵達樂土”或者說“怎麽辦”,才是真正讓人寢食難安的東西。

現在沒說,所以除了墨家高層之外,可能也就沒人知道“怎麽辦”。

但不知道“怎麽辦”,卻已經有了綱領,所以並不妨礙那些被蠱惑的遊士加入墨家,而墨家的決策機構應該是知道“怎麽辦”的。

因為這本小冊子在綱領之前還有一頁,明確說明就是墨家內部的候補七悟害以及巨子親自捉刀。

所謂“整個理論部分,以及論樂土天志等內容,均由墨家巨子與七悟害及候補七悟害共商。此十一人對此負全責。這些文字只是為了對想要了解墨家的人解讀了墨家的想法根源,如果能夠對於初接觸之人有所幫助,便可欣慰”。

後面還有這十一的名字,任克的目光停在排名倒數第三的適的名字上許久,心道:“只怕,這東西就是這人所寫。他到底要達成什麽已經知曉,就這麽寫在草帛上毫無避諱,可他們到底要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