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四章 內外勾連百尺嘆(十九)(第2/2頁)

公造冶心思活絡起來,笑問道:“若是那些人不聽從呢?”

墨子也笑道:“聽從,那就是他們只是為了宋之社稷、商丘百姓。”

“不聽,那就是楚人的第十三種攻城手段,難道墨者不是在守城嗎?你難道不知道守城時,面對敵人該怎麽辦嗎?”

“畢竟……國君還是子田嘛,他還沒死,那麽守城的命令就還算數。”

公造冶大笑道:“弟子明白了!那就只看適那邊能夠做什麽了?”

墨子搖頭道:“他那邊,如他所言,水到渠成之事。無非答允幾件事,做個底線。”

“城內尚且還有一個半月存糧。一個半月之內,我們若能擊破楚人,那麽百姓沒有餓死之虞,又可以達成爭取到他們自己的利益,又為什麽不被適所鼓動呢?”

說罷,墨子又叫來其余弟子,說道:“今日城內有變,楚人的銳氣正足,只怕也會趁著今日猛攻。我傳於你們的守城手段,你們都已經知曉,那麽今日就讓楚人見見到底墨者是如何應對蟻附攻城的!”

眾弟子領命,之前早已做過許多演練,如何防守蟻附攻城的手段眾人均以嫻熟。

城墻上下雖然聚集了許多人,但墨者高層都清楚,其實守衛楚人的蟻附攻城,實則只需要數千人即可。

而且這數千人還不需要全部都是輕壯,以對付五百步成陣攻城的敵人來看,只需要一千輕壯、兩千女人、一千老弱便足以。

況且,城墻上還有不少不可能參與城內政變的一些士,有他們作為支撐,再加上墨者的根基主力尚未出動,今日楚人就算用盡全力,也不可能攻下商丘。

城墻上,領命的弟子立刻行動起來,剔除掉被適煽動起來準備以民眾身份參與政變的那些人,將城頭附近的數千人很快組織起來。

墨者守城禁令,凡守城,男左女右,以方便行動。

女人登上城頭,焚燒堆積在城頭的木柴和瓦罐,裏面燒著大量的沸油或是屎尿之類的混合物。

一些女人躲在城堞的後面,手捧著石灰罐和一些其余便於向下拋灑的防備攻城的器具。

老弱們則在城下道路處,運送柴草和物資,這些天守城之下,只要不破城,在城頭堅守,這些人還是足以做到不混亂的。

其余輕壯,則開始在墨家弟子的指揮下,朝著城頭運送沉重的下磨車等器械。

下磨車屬於墨家對付蟻附攻城的最好器械,用轆轤滑輪和銅鎖鏈將沉重的包著撞角的下磨車固定在城頭。

快速地讓人用絞盤轆轤拉動下磨車,讓其在城墻上下滑動,用來碾壓那些攀附城墻的人。

而因為幾十人轉動的絞盤轆轤,可以保證上下的速度極快,無法被抓獲,也無法被擊破。

下磨車內,會藏有經過訓練的善於使用長矛的墨者,他們會在下磨車內,利用預留出來的孔洞,刺殺那些攀附城墻的人。

這些器具,只需要放在楚人精銳攻城的地方就行,剩下的那些佯攻的攀附者,只需要簡單防守就可。

甚至,墨子相信,對付那些徒卒,只需要將滾沸的糞水和石灰灑下,那些徒卒就會知難而退,根本沒有足夠的士氣進攻。

十余台下磨車被固定在城頭上,會操作的墨家弟子開始指揮眾人滾動轆轤,善於使用超長長矛、為這種器械練習了十余年的墨者鉆入到下磨車之內,等待著楚人精銳的進攻。

原本看似人數既多的城墻,已經被清理出來,那些即將參加政變的民眾隊伍,全部以暫時不需要他們防守為名下了城墻,在城下集結,開始分發戈矛等武器。

兩支五百人的隊伍,正在清理城墻下同往宮室的道路。

一直在商丘城內,卻根本沒有在城頭戰鬥的沛縣義師,也從墨家在城內的聚集地中集合整隊,在城墻下分發了他們使用的長矛,前排士卒開始披甲。

屬於沛縣義師的哨子聲、鼓聲、笛聲,第一次在商丘城內奏響,穿戴好皮甲的頭排士兵默默地站好,等待後面的人與他們成為一列。

整齊的長矛如同密集的樹叢,閃爍著青銅的光澤。黑褐色的皮甲,也在第一排眾人的穿戴下,擁有了鼓脹的外形。

他們滿懷期待,因為他們受墨家影響了數年,所以明白這一次到底是來做什麽的……若只是守城,他們可沒這義務,更沒這心思。

從一開始,他們就是打定了要以軍事義務換取沛縣自治地位的心思。只是,他們第一次出場,卻不是為了擊退楚人,而是……以第三方的身份,參加城內的政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