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三章 陣整亦恐虛實擾(五)(第2/2頁)

不能不說這是個好辦法,但楚王覺得只可惜被自己的膽略所破。

他想,若不是昨晚上自己判斷準確,只怕墨者的目的還真的就達成了。

雖說這種夜襲死不了多少人,但是卻可以讓營地夜夜防備,而且還要調集更多的人守備,以防再出現這樣的情況。

這種情況若是多出現幾次,軍心就會潰散。

他越想越是自得,又從那些被俘之人口中得到了不少城內的消息,更加確信墨者真的就是準備死守商丘。

卻不想昨夜不但沒有達成目的,反而還給了他揚名收攏士卒之心的機會,內心暗暗得意。

楚司馬見楚王微笑,也道:“看來墨者只善守城,卻不善野戰,昨夜戰果並不廣大。”

楚王搖頭道:“非是如此,你沒有聽那些被俘之人說起?墨者要求出城之後不可擅自沖殺,若是這些人真的遵守規矩,又如何能夠被俘?”

“墨翟有將帥之才,卻無用命之士,又能如何?他手下的幾百弟子,不敢輕動,一旦輕動又怕城內有變……若昨夜是他的弟子,即便我能料到,只怕趕到之時他們已經撤走。”

其余貴族近臣紛紛附和,楚王便道:“如此,正好可以與城內事應和。”

“在晉人援兵到來之前,唯一可以憂慮的,就是墨翟的那些弟子。而正好城內大尹等人欲要舉事,正好趁著昨夜事做好。”

他將計劃一說,眾人皆贊。

既然晉人援兵到來之前,唯一可慮的就是那數百墨者,那麽便應該讓營地更加靠前一些,做出隨時準備攻城的樣子,不要做出徹底圍城的態度。

只要這樣,城頭的墨者才會緊張,也就不敢輕易集結出城夜襲,以免夜襲失敗楚人攻城。

同樣,城內內應的大尹等人,也需要楚人做出一個攻城的姿態,或者發動一次真正的蟻附攻城,才有機會做成那日密商的那件事,從而破城。

最後,還可以虛張聲勢,讓城內驚慌,實則可以悄悄派更多的士卒前去割麥。

昨夜一戰,楚王認為城內必然認為自己會有所防備,從而撤回士卒加強守備,自己卻偏偏要反其道而行。

做出要攻城的模樣,讓墨者隨時準備防守,實則搶收冬麥作為軍糧。

即便不是準備單單靠圍城逼迫投降,更多的糧食也是必要的。

想要破城,就只能等到城內大尹等人焚燒糧食,發動政變,但那樣的話城內的糧食也就不夠。

若是能夠準備足夠的糧食,一旦破城,又可以收買宋人之心,又可以彰顯自己仁義,以求結好墨者。

再者,將來三晉兵至也好、三晉兵不至強迫宋人去修榆關城也罷,都需要提前準備糧草。

正如墨者守衛商丘不是為了守衛商丘一樣,楚人攻破商丘也不是為了攻破商丘,雙方都有自己更為深遠的目的。

楚王知道若是迫近,只怕那些墨者又會在城頭喊話。

這喊話最讓楚王無可奈何,因為那些喊話的墨者,根本不用宋語,也不用雅音,而是只用那些徒卒能聽懂的各地方言。

楚王也知道,墨者的那些道理,商丘城內的貴族也不願意聽,可是墨者卻不說宋語也不說雅音,城內的貴族只怕也可以裝作不知道。

有些道理,實在是太過蠱惑,他也只好選擇一些古怪的辦法。

於是傳令下去,從遠處運送木材,作勢要做攻城器械。

又叫各營準備弓弩,將軍壘前移,白日便擊鼓,掩蓋城頭的聲音。

同時又暗暗調撥士卒,前去割麥,只讓剩余的人虛張聲勢,讓城內以為準備攻城。

一旦時機允許,便準備來一場攻城,也知道根本攻不下,但卻可以讓城內出現一場真正的混亂,也只有那樣才能盡快拿下商丘城。

……

城內,適也正如公造冶所言,帶著宣義部的人四處宣揚昨夜之事,只說俘獲了楚人公族,用來將昨夜的一場“失敗”變為一場“勝利”說給城內人聽。

為了平息昨晚的意外,也為了讓城內沒有怨言,更為了城內的那些人更加遵守墨者的命令,墨翟也親自見了宋公,讓宋公出面親自賞賜昨夜出城鏖戰之人。

此外,還要宋公出面說清楚,昨夜那些被困在楚營之人,實在是他們不遵守命令,而那些遵守命令的,不但活著回來,還抓回了俘虜,得到了賞賜雲雲。

宋公無可奈何,心中略微有些感慨,昨夜出城夜戰之人……多數都是自己的直屬士,自己的勢力又削弱了一些。

宋公想,好在墨者尚在,他們總能維護周全。他卻不知道,只怕墨者的心思也未必那麽純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