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六章 墨守成規心余悸(八)(第2/3頁)

楚王心中終於明白,恐怕三十多年前那場爭辯,不止靠的墨翟的木工奇技,更多的還是這些守城的規矩。

墨守成規,讓那些經歷過三十多年前宮廷辯論的楚國老貴族心有余悸。

斥候還帶來了另一個讓楚王有些不安的消息:墨者將城外三十裏之內所有的麥田全部都毀掉了,原本想要就地取糧,看起來竟要繞一個大遠。

左尹面見楚王,說起糧食的問題,楚王只說先恐嚇一下宋人,讓宋人知道楚軍兵鋒之盛,夜裏紮營。

三十裏內的麥田的確沒有了,但是三十裏外還是有一些麥田的,可以派人驅使那裏的農夫收割,再派出一部分軍隊運送過來儲存。

城外數百步之內,已經變得光禿禿的,水井被填埋、麥田被焚燒、能用的木柴也全部燒成了灰,城上的視野極為開闊。

至於在哪裏紮營,楚軍也有了一個極好的選擇,那裏矗立著一座高高的木塔,木塔下面是一些紅磚壘砌的圍墻。

這些磚石砌成的圍墻,就像是一個營寨,視野開闊,而且正好在一個小土坡上,正適合作為中軍將帥之寨。

楚王與乘廣、貴族們驅車來到那處木塔營寨旁,詢問斥候道:“這是何物?”

斥候回道:“墨者重鬼神,用以祭祀迎敵。驅趕民眾,修建十余日,乃成。”

“敵人從西方來,就在西邊的祭壇迎祭神壇;選九個年齡九十歲的人主持祭白旗的儀式;九尺高的西方白神九尊,九個弓箭手每人發射九支箭;將領的軍服一定要白色的,用羊作祭品。”

不只是墨者有重鬼神的名聲在外,楚人重祭祀巫祝的習慣不比墨者低。

楚人好巫祝淫祀,自來如此,這些祭祀的辦法和楚人的手段有些相似,楚王便叫人去尋軍中隨行的覡師或女巫。

覡師聽完了墨者祭祀的手段後,說道:“西方白神九尊,墨者的祭祀是正確的。”

“但是我們在南部紮營,可以用同樣的辦法,祭祀南方的赤神七尊,將校一定要穿紅色的服飾,再屠宰狗作為祭品。”

“再選善射者,以蒿為箭,向天地四方發射用蓬蒿制成的箭,拿矛的兵士則用矛向空中刺三下,接著弓箭手向空發射。”

“選百人,站在祭壇的左邊,跳名為‘翳’的巫舞,就可以破解墨者的祭祀了。”

既然這些巫覡都能夠破解墨者的迎敵祠,楚王也知道主要還是為了安穩人心,便問道:“這祭壇可以使用嗎?”

覡巫道:“這可以使用,想要壓制墨者的巫術,就需要比墨者的迎敵祠建立的更高。建立之後,可以作為瞭望之用。”

“所以需要叫人想辦法將這祭壇加高在夯土上。”

楚王下車,與左右看了看這座高聳的木塔,還有旁邊用磚石堆砌的圍墻堆積的仿佛矮小堡壘一樣的營寨,忍不住贊嘆一句。

都說秦磚漢瓦,實際上此時已經出現了磚,但大部分都是昂貴的、需要水蒸氣悶熟退熱的青磚,墨者用的卻是更為方便快速的紅磚。

這時候一直用的是膠泥作為黏合材料,因而磚石結構的黏合是個大問題,適用了簡單的白灰黏土作為黏合材料,算是解決了磚石結構的重要問題。

楚王想到之前從沛縣回來的使者回報,在看著這面磚墻,稱贊道:“嘗聞墨者多才,這墻砌的極好。”

“若是能夠攻破商丘,我願用千金為聘,或少征用宋人民夫,讓墨者幫著修築榆關城。”

左尹推了推這堵算作祭祀建築的磚墻,贊道:“正是如此。夯土墻容易被水泡散,大梁城臨河,最忌水攻,若以此磚為墻,必然堅韌。”

夯土城墻,最怕的就是水攻。夯土很容易被水泡的松散,很容易倒塌。

磚墻不怕水淹,哪怕是包磚的,也可以不怕水淹。

但是之前因為黏合和制磚辦法落後的原因,一直沒有機會使用。

楚王仰頭看看這座高高的木塔,全都是用卯榫結構搭建的,極為輕便結實,而且穩固,高度也正適合,完全可以站在上面瞭望城內的情況,或是作為號令指揮三軍用。

城外的木頭都已經被墨者燒毀,只留下這麽一座迎敵祠,全都是上好的木料,但是祭祀的祭壇本就不能破壞,墨者又有重鬼神的名聲在外,因此眾人也不疑有他。

隨軍的最好的木工、公輸班的弟子被叫來之後,仰望這座高塔,以木工的身份稱贊道:“如此技巧,我平生只見過先生有此技藝。又說墨翟木工之術不弱先生,如今也只有墨翟親臨能搭建出如此精巧之木塔。”

楚王問道:“你可能搭建?”

那匠人繞行一圈,說道:“我雖不能搭建,但若拆開,我能重新組好。”

覡巫也道:“既祭壇要以南方七神破墨者之西方九神,便要高出二丈。可令人挖掘沙土,堆砌二丈夯土,再由工匠重搭神壇,用以祭祀,祭祀之後,可於上瞭望、傳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