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零章 墨守成規心余悸(二)(第2/2頁)

“三十七年過去,墨子守城之術只越發嫻熟,機械之巧更是無人能及。公輸班弟子與墨者多有故舊,我聽聞不少人來助墨者‘利天下’。”

楚王這一年對墨者興趣極大,聽聞了不少墨者的故事,笑道:“就算公輸班尚在,也不會參與此次不義之戰。”

“公輸班當年不是曾說,墨子贈他義,他盟誓自此之後再不攻宋。墨子卻說他想要送公輸班整個天下,那便是讓公輸班自此再不行不義之戰。”

“公輸班的弟子中,不也還是有幫著造舟梁的嗎?也幸好公輸班已逝,否則這舟梁豈能這麽快造好?”

昭之埃苦笑道:“墨者雖說,弟子不必不如師,可公輸班的弟子只怕未必能得公輸班所學。墨子善守,公輸班尚且不能應對,這些留下的不去‘利天下’的弟子,又豈能破商丘之防?”

“此次圍城,我只怕墨者堅守,如今諸將,誰敢說可破墨者防守的商丘?”

“而墨者又行宿麥之法,商丘存糧必多。我楚雖已復莊王之勢,但長久圍城,只怕明年陳、焦、陽夏等縣,皆有糧荒。”

“況且長圍不下,若三晉來援,又將奈何?”

楚王點點頭,手指腹感受著那些還未飽滿成熟的麥粒,輕輕撒到一旁,沉默一番說道:“依我看,守商丘者墨、破商丘者亦是墨。”

昭之埃不解,楚王指了指遠處的麥田道:“你只看到這些麥田可以讓宋國軍糧充沛,卻不想收不入城的軍糧,又豈是宋國的?”

“若無墨者傳播這宿麥之法,此時進軍,只能靠民夫從陳、陽夏等地轉運糧草,確實難以支撐長久。”

“然而,墨者傳播了這宿麥之法,此地不多,但聽聞商丘城外遍地。固然宋人多糧,難道我們就不能就食於城外?”

昭之埃恍然大悟,忍不住稱贊道:“因此王上才選擇二月出征,四月抵商丘?”

楚王扶劍笑道:“正是如此。間諜來說,四月初尚未麥收,但麥粒已成。商丘城外,墨者影響巨大,麥田眾多。”

“墨者雖懂戰陣,能復當年太公望臨河之陣,也沒有宋襄公君子之仁,可他們卻沒有臨河決戰,顯然宋人車戰野戰連墨者都認為不可勝我。”

“既不能勝,必退守商丘,不會在城外決戰。”

“墨者守城有術,我固知曉,也知道墨翟本事。可我圍而不攻,墨者又能奈何?”

“五月麥熟,讓士卒割麥,以麥為食。再說墨者不是還有磨坊等物,正可讓軍心大盛,圍城一年,縱然墨者想守,城內眾人也不想守……”

“商丘攻不下,並非戰敗。只要宋公朝聘,遣派商丘農夫隨我城築榆關、大梁,此事便成。”

楚王還有宋國貴族內亂的殺手鐧,此時不說,卻也在考慮之中。

四月份麥子還未完全成熟,收割是不可能的。

這時候圍城,宋人只能依靠去年的存糧生活。

而間諜帶來的消息,則是商丘附近從去年開始才大規模種植宿麥,所以去年還是單季作物為主,收獲不是很多。

去年冬天開始種植,今年正好收獲,所以只要四月上旬抵達商丘,那麽就可以借用商丘城外的麥子作為軍糧,至少能夠支撐一年之久。

既可以不需要讓陳、陽夏等縣的民夫勞苦,又可以保證楚人的耕種,還能迫使商丘盡快投降。

之前一直催促,力排眾議,盡快完成了出兵,甚至出讓了很大一部分利益爭取貴族的支持,楚王為的就是盡快逼迫宋公簽訂城下之盟。

城下之盟簽訂,借用宋國的軍糧、民夫,即刻北上,修築榆關、大梁等城市。

之前已經說動與韓國有血仇的鄭國,只要楚人能夠保證榆關、大梁方向的軍事威懾,鄭人絕對會趁機對韓國下手。

楚人再從魯關、魯陽、方城等方向,出伏牛山做出威脅伊洛的態勢,韓國迫於鄭和魯陽方向的壓力,也只能自保不可能出兵救宋。

趙國和宋國距離太遠,對魏國也是心懷憂慮,不可能做火中取粟的事,去和魏國一心救援宋國,幫著魏國成為霸主……

秦人對丟失西河一事極為耿耿,趁此機會出兵西河,牽制吳起的武卒。

中山國那裏的貴族也一定會趁機叛亂復國,魏人必然是有心無力。

昭之埃琢磨著楚王那句“守商丘者墨、破商丘者亦是墨”的話,越想越是折服,心說直到此時,自己方才明白為何要如此匆忙地出兵。

五月一到,商丘城外,可到處都是軍糧啊!這相當於,是墨者幫著楚軍準備下了足夠的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