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葵花初綻金烏棲(一)(第2/2頁)

“想來也差不多了。”

骨匠拍手大喜,說道:“極好!有牛馬,這些人便會更加相信。只是村社眾多,沒有配套的犁鏵如何辦?”

傳信那人笑道:“這就不是你要管的事了。工匠會那邊來了不少木匠,辯五十四也從楚地回來了,公輸班的弟子已經在途中。若論木匠,天下已經找不出比這裏更優秀的地方了。”

說笑後,傳信那人又道:“巨子說,準備幹草這件事,非同小可。這麽多牛馬,如果不提前準備,冬季餓死一匹就少一匹。”

骨匠點頭,接令。傳信的墨者悄聲道:“適說了,最多半月,各地的葵花都會開放。這一次巫祝事要解決,就在八月十五,到時候由你們知會各村社,八月十五齊聚。各村社的人墨者,必須在八月初十之前回沛邑一次,一是回報幹草準備、二是各村社情況、三還有些細節要商量好。萬余人相聚,需要控制局面。”

送信墨者仔細叮囑道:“每個墨者控制的村社,選出那些心向墨者、被墨者治愈過、篤信樂土、平日閑聊最有不忿氣、家貧無鹽而受過鹽的年輕人,在八月初十之前一並前往沛邑。”

骨匠一一記下,送信的墨者放下一袋鹽,又說了幾句閑話,便趕著車自行離開。

骨匠離開自己的小屋,在外面隨意喊了一個平日跟自己學字、學詩、學磨骨的孩子,說道:“你去告訴村社人一聲,今晚上都來這裏聚一下,有事商量。能來的都來。”

孩子撒腿便跑,到傍晚的時候,村社的絕大多數人都到齊了,男女老少齊全。

不少人嘀咕著那株葵花馬上要開花了,也有人說起前幾天親眼見到的從地裏挖出來的鬼指和地瓜……

骨匠坐在那,開口道:“有個事要請大家做一下。”

眾人紛紛道:“說便是。你們墨者總是行義,不會做錯的。”

骨匠道:“下午巨子有令,此時正是割草曬草的季節。這幾日天好,各個村社最好提前準備一些幹草。”

話音剛落,村社人便興奮地喊道:“這難道就是你們墨者說的,要租借給我們的牛馬?”

這種話骨匠不敢說早了,一直到牛馬的消息定下來之後才說給了村社人聽。

一來墨者守信並不狂言,而來骨匠在村社中已有信任,早在說出這話的時候村社人就已經振奮過一次,這一次竟直接說道準備幹草的事,眾人哪裏還坐得住?

一個個高聲呼喊,想著樂土中說起的犁鏵、一人一天耕十余畝地的順快,想著墨者說起的已經嘗試成功的宿麥,再加上那些古怪而高產的作物、發酵後淤積的糞肥,對於墨者的信任又加深了幾分。

骨匠只是希望眾人聽他說完,很隨意地學著適的模樣壓了壓手,不想整個人群頓時安靜下來,幾個沒有注意到還在那高聲呼喊的人也被人拉住了衣衫。

他實在沒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能夠有這樣的威望,沖著那些期待著好生活而安靜無比的村社村民道:“巨子的意思呢,牛馬不是很多,墨者錢財有限,所以……嗯,五戶或是十戶相助,共用一匹。租借的話,牛馬終究是我們的,所以按照五年付清,半途生了駒子算我們的。”

村社眾人哪裏遇到過這樣的好事?如今借貸的利錢極高,這墨者似乎根本不在乎利錢。

他們還不能理解到底什麽是行義,但他們覺得這就是行義。

也有人冷靜下來問道:“五年償還,怕是也難啊。”

骨匠道:“我不是和你們說了嗎?到時候會有墨者來指導你們種植,種什麽墨者來收,你們難道還信不過我們嗎?我們說五年,那就是說五年後你們不但能有自己的牛馬,日子過得還要比現在好,要不然我們行的什麽義?利的什麽天下?可有一樣,若是你們不聽,非要自己來,五年後還不上那便要收回了。”

眾人均道:“愚笨癡傻之人才不聽墨者的。”

骨匠見眾人氣勢正盛,便道:“那就這樣,按照之前編好的什伍,趁著天好,去割草吧。只有一樣,割的不夠的,今年是不能領取牛馬的,不然也要餓死。記住,這不是為公室軍賦割草,是為你們自己割,都加把勁兒,別等到天陰下雨。”

有人忍不住問道:“你們那個墨覡,不是有祝融之血金烏之翼嗎?難道他還不能夠知道什麽時候下雨?再說,你說若是知曉了天志,是可以知道因何下雨的,難道這並不能知曉嗎?”

骨匠微笑,回道:“待到金烏棲,自然知曉。先忙割草事。”

PS:

看了不少的先秦典籍,貌似只有墨家是把挖廁所這件事很鄭重地寫進書中的。《墨子、號令》:城下五十步一廁,廁與上同圂,請有罪過而可無斷者,令杼廁利之。嗯,連派什麽樣的人去掃廁所都寫出來了……整個一套管理條令。作為秦國的軍工產業源頭,大約能夠感受出來其管理的復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