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草帛書義墨道存(上)(第2/2頁)

分配什伍、準備草帛本也是書秘吏的管轄範疇,而村社早已經在適在商丘的時候便已經選出了各自公用耕牛的小組,此時不過是將什伍正規化。

按照每個人的年紀、力氣大小、性別來分配不同的工作,這件事並不太麻煩,但造篾啟歲也是第一次做這種事。

眾人所謂的草帛、適所知道的紙,制造起來無非那麽幾件工序。

做不出來上品的,弄出一些昏黃顏色的、能湊合著寫字的還不是問題。

像是烘幹這樣的活,女人孩子都能做,不需要太大的力氣,但是需要長久的耐心。

而如打料、泡料這樣的事,就需要有足夠的力氣。

水力杵臼暫時沒時間做,這些墨者也只是先做出來幾張作嘗試。

至於熬煮、壓水、揭紙這樣的事,則需要一些人專職去做,從而不斷提升技術水平。

這些工序都寫在竹簡上,字都簡單,造篾啟歲全都認得。

每一道工序需要的人手比例都按照百人來書寫,每一道工序需要的力氣和疲憊程度也各有不同,造篾啟歲要做的就是將這些人填充到竹簡上的工序中。

這些人都是篤信墨者的村民,分配起來也無什麽怨言,又說明白了各道工序的區別以分開每月所得的錢財,眾人也無什麽意見。

造篾啟歲本以為很麻煩的事,不想沒用多時就已經完成,心中暗嘆適果然早有準備。

自己交代的事根本不需要和所有村民講,只需要和那些互助耕作選出的那人交流就可以傳達下去。

提前書寫好的工序流程,也大致算好了需要的人手,包括後勤做飯之類的人也都有安排,可以說只要有人就能照著竹簡填充。

暫時整道工序用不了太多的人,因為之前泡的料不多,砍伐竹子、剝樹皮、收集麥草秸稈的數量也不夠,提前預想到就可以先分配眾人做這些事。

等忙碌完這些事,選出來做飯的女人便先去準備飯食,造篾啟歲一直沒有張開的嘴也終於忍不住了。

“你們來的正好,這草帛做起來極為繁復,需要很長的時間。又要浸泡又要熬煮,還要晾曬壓水。一個多月的時間全都在忙之前的事,今日正好要揭草帛,你們不妨來看看。”

“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做成,適也說未必可以一次成功,但要是真能做成,那可太好了。我已經能想到這草帛是什麽模樣,用來寫字當真極好,我以後再也不用專門去劈竹子了……”

造紙的辦法,適也沒說保密。既然沒說保密,那就隨便可以說,要保密的是印刷術,借此來壟斷信息傳播。

早期可以造紙自用,後期適巴不得各國都在造紙,可以如同售賣麥粉一樣賣出,來傳播墨者的名聲,也讓紙張成為商品,墨者可以直接買而不用分出人手來做。

一旦聚集眾人,大可以做些奢侈品和壟斷商品來獲利,無需把心思用在浪費人力的造紙上。

別人不會造,價格就不會低。越低越好。

只要印刷術壟斷在手,讓那些學派諸子靠手來抄寫,絕對弄不過墨者鋪天蓋地的印刷宣傳的。

再者適也是真的想知道,楊朱、列子這些人的學派思想到底是什麽,有了紙張想來這些人書寫的內容會更多些,也不至於非要微言大義來節約空間竹簡。楊朱學派後世只在一些文章的背景中出沒,那些“大逆不道”的思想早已經湮沒,適是真的很好奇。

造篾啟歲雖然不知道適的心思,但卻知道書秘適沒有說這件事保密,那意思就是這件事可以隨便叫人看。

如今在這裏的墨者都已經知道了流程,那種興奮的感覺只剩下最後一刻看看揭紙能否成功了,造篾啟歲很是盼望這些人能夠分享自己的興奮。

眾人也是好奇不已,跟隨造篾啟歲來到那間正在冒煙的土屋,一進去就覺得熱氣逼人。

簡陋的土磚搭建出中間可以生火的墻壁,兩名墨者正在一旁用兩把小銅鑷子小心翼翼地將一些濕紙貼在墻壁上攤開。

而在最靠裏面的地方,滿墻糊著的都是幹燥的紙,平日沉默寡言心思很細的笑生正在那用手小心地往下撕。

在場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想要見證這一刻,生怕笑生將這張草帛撕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