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雛鳥新啼風雲動(三)

李悝善於評價人,至少對吳起貪而好色的評價相當準確,對民心的把握也超於常人。

他對不了解的人,不做評價,也認為無法評價。

所以聽了吳起認為行義的墨者不可用的話後,便問道:“魚為什麽能在水中遊動而不會憋死?如果不是魚,是難以知道的。如果是經常喂魚的人,是能夠知道魚的喜好與活動的。你既不是魚,又不喂魚,怎麽能夠知道魚的喜好呢?”

吳起笑道:“我不是魚,也不喂魚,但我知道魚離不開水。那個叫適的,手中有新谷,有稼穡之法,又能做出麥粉豆腐之類,聽說也對天下大勢有所了解。若他喜好俸祿,何必行義、何必從墨?只需攜帶新谷、稼穡術前往魏地,必受重用,他豈能不知道?”

“此人已經完全被墨者浸黑了,和禽子一樣,縱然以大夫之位相聘,若不能從墨者之義,必不能來。”

“主上可能行義?可行非攻?可能節用?可願節葬?可能立約法而約自身?況且將來要爭霸天下,不合非攻,這樣被浸黑的墨者必不肯來。這是不需要了解就能夠知道的事。”

李悝思量了吳起的話,稱贊道:“是這樣的道理。如你所說,適這樣的人學於隱士,對於天下必有了解,大夫之位在墨者眼中不過是行義的手段。你比我更了解墨者,還請解惑。”

吳起回道:“敢不從命?”

“我知墨者也有編什伍之法、尊法令之說。不知道墨者又和重法之學有何不同?我也聽聞你曾親自為士兵吮毒瘡,難道你這樣的愛人,不是墨者所認為的愛人嗎?”

吳起的道德名聲不算太好。

有說他年輕時曾怒殺十余個嘲笑他的人,並聲稱混不好就不回去了;有說他曾為了求將而殺妻;有說他母親死了他還不回去奔喪只為自己那句混不好就不回去的誓言;還有說他在家中也行法,妻子織布不整齊違背了他“法令如一”的信條於是怒而休妻的……

但他又有大才,李悝這樣問,並沒有絲毫的羞辱之意,真正希望吳起能夠解惑。

吳起想了一下自己曾聽過的墨者之義,想到學於曾申時聽說的那些被斥責的道理,沉默一陣,問道:“這間屋子,如果有了損壞,您一定會找人修繕。那麽您愛這座堂皇的房屋嗎?”

“是愛的。”

“那麽,如果您的兒女有什麽請求,您也一定會答應吧?您愛自己的兒女嗎?”

李悝笑道:“也是愛的。都說婦人愛子,卻不知丈夫尤甚啊。怎麽能夠不愛呢?”

吳起起身,躬身行禮道:“如此一來,這就是墨者愛人、與我愛兵的區別啊。我愛兵,就如同您愛自己的房屋,修繕是為了使用房屋,遮風擋雨宴饗賓客。”

“墨者愛人,就如同您愛自己的兒女。也會愛惜,但卻並不希望他們能做什麽,僅僅是為了去兼愛世人。”

“所以他們編什伍,是為了守弱國之城,以為將來非攻。而我們編什伍,是為了征戰爭霸,並不是非攻。”

李悝琢磨片刻,也還禮道:“是這樣的道理,這我就明白了。就像是在鬧市無故殺人,與在軍陣中奮勇殺人,都是殺人,但卻不是相同的目的。這區別就是墨者的義;與王侯的心。”

吳起嘆息道:“所以墨者的義,是不可能行於天下的。他們終究徒勞。”

“但墨者的才能,卻是可以使用的,這與義無關。比如尚賢,不會因為是否非攻而就變得可能有用也可能無用;比如他們說的墨玉,不會因為爭霸的不義之戰而種植就不生長。這是不可更改的,與義無關的東西,也正是我們可以用的。”

“此其一也。其二,重法之人,也希望上下同義,但希望君言即法。”

“墨者重法,卻以天志為規矩衡量,以天志立法,君言非法,甚至要與臣氓通約而約束君主。法不同,重法相同,則本義就大為不同。上下同義的根基,是義合天志,而非君王之言。”

“這便是兩者的區別,您是可以領會的,也是我所全部知道的。所以,墨者不能用,而叛墨可用。”

“若無義,則求俸祿美姬錢財。以義為寶,王侯不多;但若以俸祿美姬為寶,墨者如何能比得過王侯?”

“是否有義,難道影響這個人的才能嗎?我多被人誹謗,難道守西河有比我更能勝任的人嗎?曾申之德,齊魯皆知,難道他能守住西河嗎?所以還請您勸說主上,要重用那些叛墨,如果能夠用在西河,大有裨益。”

李悝點頭稱是,問道:“叛墨可用,那適這樣的墨者呢?”

吳起說道:“可派人直接去廩丘聘勝綽入西河。再遣諜前往沛地,查看墨者如何種植、編什伍、改壟作、輪換作物。”

“再遣車數乘,載以重金美玉前往沛地,只說要聘勝綽等人,佯裝不知勝綽叛墨,只說以為守廩丘乃是墨子之意,讓墨者親眼見到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