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百工稼穡非小人(四)(第3/3頁)

這三種希望層層相扣,既然親眼目睹了《樂土》中的墨玉、鬼指、地瓜、土豆,誰又敢說那些遙遠的事便達不到呢?

六指也記得,就是在那一天之後,人們都適哥不再只是尊重,而是無條件的相信,否則也不可能有這些宿麥的種植。

希望,看得見的希望,看不見的希望,馬上可以實現的希望……當這一切都糅合在一起的時候,才會讓最怯弱的人產生追逐希望的野心。

既不太遠,又不太近。

當太近的已經實現後,人們已經開始追問女媧伏羲之事,開始追問天志天鬼之意,追問從何而來往何處去,追問天下禍亂的根源。

六指想到這些,心中便遏制不住激動,比劃著墨玉棒子的模樣,說了一番適已經編造過無數次的話。

“適哥說,這東西能種在山坡荒山之上,可以讓天下饑饉變少。他說,墨家以救濟天下為寶,所以這是墨家的玉寶,而非墨色的寶玉。墨家之名,必隨此谷米,傳至天下。北到肅慎、南到百越、西到昆侖、東至濱海……凡有稼穡處,必有墨者名!”

聽到這,禽滑厘不再懷疑這個神秘的適的身份,單是那句以救濟天下為寶,便足以讓他確信這就是一個真的不能再真的墨者。

若非墨者,又豈會願意讓墨者之名九州流傳。

若那些墨玉、鬼指、地瓜、土豆、夏葵之類的東西,都是真的,那麽莫說到昆侖,便是到不可知之地,又有什麽難?

禽滑厘心想:“先生百工精湛,便是公輸班亦有所不及,天下百工之人均知先生之名。唯獨欠缺的就是這稼穡之事,若這些是真的,莫說西到穆天子所遊昆侖的西王母之國,就是再往西,難不成那裏的人便不吃不喝吸風飲露?”

“這個叫適的人,說的極好!用墨玉之名,凡有稼穡事、必有墨者名!”

“若這些都是真的,這樣的人,又怎麽可能對我墨者不利?此人,必是先生往齊平公孫會、項子牛之亂前收的弟子。也可能,是我最小的同門!”

想到這,他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這墨玉鬼指地瓜是什麽模樣了,用一種與年齡不相稱的腳步,快行幾步,喊道:“小墨者,快些走,讓我也看看這墨家之玉寶!”

墨玉雖好,可他最想見的,卻是這個如今只存在於此黃發小童口舌之中的“適”!

PS:

此時,國野之別已經趨於消失。國野之別中間的三百裏之地,基本淪為了逃亡井田村社農民和貴族的新墾地,野人也需要履行軍事義務,不再是以往不需要履行軍事義務的時候了。什一稅,也不是什麽舶來品,魯初稅畝之時,便有什一稅的說法。井田九取其一,也被籠統稱為什一稅,因此問及國君的時候,才有“二尤不足”的說法。這個二,就是什二稅的二。記住一句話,舶來之詞,大半是上古有的詞匯,諸如“壟斷”,這詞在戰國就已出現,意思也差不多,就是站到高處把低價的都買了、高價的都賣了的意思,後來的詞意只是其引申義。之後類似異端、壟斷、連長、旅、軍之類看似穿越實則古已有之的詞匯,不再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