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稼穡百工非小人(二)(第2/2頁)

於是問道:“你那適哥去商丘了?”

孩子搖頭道:“沒有,適哥帶著好多人去濱山拉石頭去了,已經去了好久,並不是去商丘。”

“拉石頭?沒去商丘?拉石頭作什麽?”

那孩子哈哈笑道:“你也是墨者,怎麽沒聽過《樂土》呢?拉石頭是做一種東西,可以把麥子的皮和裏面的面分開,這樣麥子可就比粟米要好吃了。適哥說,做出來後,就像是雪花一樣的顏色,咽下去嗓子一點都不痛。《樂土》中說,那叫磨。”

禽滑厘當然沒聽過什麽《樂土》,有心多問,又覺得有些不對。

“墨者不講吃穿,他怎麽還要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他出身儒家,後來叛儒,有些話卻還是張口就來。

那孩子以為禽滑厘是在考教他,就像是平日傍晚學字時候一樣,恭謹地回答道:“適哥說,若天下之人都有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錢,那麽墨者當然不會去吃糙米。這就和穿短褐是一樣的道理。墨翟先生希望王公貴族們少吃一些省下一下,而適哥則負責讓庶農產的更多吃的更好。待到天下之人均可食麥面米粒的時候,便是樂土了。”

禽滑厘一聽,更是忍不住拍手道:“說得好!說得好啊!世人都說子墨子喜歡穿破衣服,哪裏是他願意穿?而是天下之人大部分買不起啊!”

身後的一眾墨者也都紛紛點頭,覺得自己以往所學的道理,竟然還不如這個十三四歲的孩子理解的精透。

均想:這裏畢竟是殷商故地,又是子墨子親自教授的弟子,果然不同。

禽滑厘已然相信這個叫適的年輕人,必是墨者,而且若這些東西連個孩子都能教清楚,只怕在先生看來是不下於公尚過那樣的人物。

可聽聞這個叫適的人並沒有去商丘,而是去濱山拉石頭去了,一時見獵心喜,心癢難耐,便想知道更多。

原本想著快些抵達商丘,現在卻也不急於一時,正要好好了解,便道:“如你所說,天下墨者是一家,便去喝碗水,吃碗糊糊。”

孩子嗯的一聲,就要在前面帶路,回頭還說道:“你們來的正好,有一頭小豬吃食的時候嗆死了,適哥說把豬閹了之後吃起來就不腥臊了,你們正好喝碗湯。”

禽滑厘聞言,心說這孩子提及此人多次,可惜今日見不到。

又想,子墨子曾說,天志無窮,萬物相通,有人學一輩子都學不得太多,有人參悟了天志便可舉一反三。

當初公尚過就曾得過子墨子這樣的評價,稱其領悟了道理和事務的本源,以至於無需再看一些書的地步,難道先生新收的這弟子,又是一個公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