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欺之以方真君子(五)(第2/3頁)

“你覺得呢?”

“應該不太會吧?要是會的話,肯定就像比九數的時候一樣直接和他比了。”

適大笑道:“你能看明白這一點,是可以學說知推理的時候了。”

六指苦惱道:“可這一局咱們也要先贏下啊。大家都盼著呢。”

適咂摸了一下,又問道:“你怎麽看今天來的那位公子呢?”

六指撓撓頭,看了一眼適,小心翼翼地說道:“他能堅守一些東西,可是堅守的東西不太對。要是能和適哥哥堅守的東西一樣就好了。這樣的人,如果和我們作對,是最不容易相敵的;如果和我們一樣,那又是最可信任的夥伴。如果他把他的禮,換成適哥你信的行天下大義抵九州樂土,其實和適哥你是一樣的人,甚至和我沒見過的墨翟先生也是一樣的人。對吧?”

適微笑著問道:“怎麽說?”

“嗯,就像是你講的那個故事一樣。兩匹馬,都想要知道天邊在哪。一個往北,一個往南。南北是不同的,可四蹄漫漫絕不回頭的‘往’字,卻是相同的。”

適稱贊道:“你能想明白這一點,真的很難得。如果墨翟先生回來,也會喜歡你的。我沒看錯你,只是可惜你從小沒有機會學習,終究還是晚了些。你要比別人更為努力才行。”

“知道了,適哥。我可不怕死,只要我認準的事,就算拼了命也會做到。就像在河裏遊水一樣,我想學會遊水,所以差點被淹死也會繼續下河。適哥,你教教我怎麽射箭,就算我把手指磨破了,我也一定要練出來。”

適拍拍六指的腦袋,以示鼓勵,低頭看著那枚夬扳指。

不知道是什麽骨頭做的,常年使用,極為光滑。

一旁有一個小耳朵,可以在拉弓的時候,將箭尾搭在上面,這樣可以保證每次拉弓的時候箭尾的位置固定,也能射的更準。

耳朵的側面有一個小孔,裏面穿著熟牛皮,可以掛在手腕上,像是手鏈一樣,防止撒放的時候不熟練導致扳指飛出去。

很成熟的扳指,幾乎可以說之後兩千年都是這樣的。

伸手拿起六指腳邊的小弓,拉了幾下。

沒有帶扳指,就沒法用合乎射禮的拇指射法。

拿出除拇指外的三根手指拉住弓弦,試了幾下,心裏有了主意。

打一開始,他就沒準備用拇指夬。

公孫澤是守禮君子,必然會教那邊的孩子用拇指射法,這裏又是殷商故地,婦好時代就已經成型的扳指,想來一直如此。

拇指射法當然很有用,尤其是在飛馳的戰車上,想要做出《射禮》中的三箭連珠的手段,最好也是用拇指射法。

但是這種射法的缺點就是上手太慢,不是專門的脫產階層或是自小練習,很難練出一手好箭法。

不管是滿韃的八旗鐵杆莊稼,還是此時的不可耕種祿足以代其耕的士階層,都是一樣的路數,用脫產來保證射箭的水平。

戰國井田崩壞,除了農業技術的發展,也與戰爭規模的擴大有關。

弩的出現,可以讓更多的人使用遠程武器,也讓血統貴族的軍事地位在某些國家不斷下降。

弩這東西和火槍類似,站在戰車上也能放,即便不準,但也不是以前用弓非貴族沒個十年功夫不能車戰的時候了。弩和火槍都屬於某正意義上的貴族毀滅者,前者配合步兵崛起和軍功爵是無馬鐙戰車時代的貴族毀滅者;後者配合大炮和方陣是有馬鐙板甲時代的貴族毀滅者。

弩的出現,加上拇指射法上手太難,很可能在戰國時期也出現了一陣三指射法,用來快速訓練弓手,保證對弩的遠程優勢。

但適相信公孫澤未必會三指射法,就算會,他也不可能去教孩子這種違背禮儀的方式。

之前適用來搪塞公孫澤的話,並不是絲毫無道理。

他是庶人,穿著方便幹活的短褐。

公孫澤是士人,穿著直裾,按照射禮在比射之前,還要先去更衣室脫下左袖子,露出手臂帶上護臂,否則左袖子太寬大根本沒法射箭。

兩個人身份不同,穿的衣服不同,比射也就根本沒法比。

在教人上,公孫澤教庶人孩童的話,免了脫衣服露左臂之類的禮儀,可是拇指射法的問題上肯定不會更改。

適卻根本不會管這些,在一些問題上他是實用主義者,哪個好用用哪個。

十天之內,三指射法肯定比拇指射法強;三年之內,兩者不相上下;五年之後,因為傳承的問題,此時學拇指射法肯定比三指射法要強,很多連珠箭之類的技巧也有人可以教。

既是定的十天,他當然要教六指用三指射法。

起身站直了身體,三根手指勾住了弓弦,挺起胸膛,背肌用力,像是擴胸一樣向後吃力,將這一柄小弓拉滿。

害怕回彈的時候空放壞了弓,小心地回成原貌,將弓遞到六指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