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一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二十)愛莫助之(第2/2頁)

這是因為之前樞密院、兵部和都軍機司給河北宣撫司增加的兩個將兵力其實是“空”的。只給了軍額,卻沒有增加幾個軍費,甚至連府兵都沒有多給。而是給了宣撫司在戰時征招河北騎士入伍,以充實兩個騎兵將的權力。不過還必須請旨並獲得允可。

所以兩個新增的騎兵將,理論上就是用來安置騎士學院生員的“架子部隊”,沒有什麽戰鬥力。

同時軍器監拔給河北宣撫司的軍器甲胄,也被武好古打了回票,理由是質量太差。群牧監撥下的戰馬同樣被宣撫司拒收。

為此河北宣撫司還和軍器監、群牧監打起來筆墨官司,直到現在還在扯皮之中。

所以現在河北宣撫司不僅缺兵,而且還缺兵器,缺戰馬。

不過張叔夜還是大大低估了河北宣撫司的實力了!

由於都軍機司對騎士學院系軍官的清洗,使得河北宣撫司獲得了大批的騎士軍官,從而讓六將新軍擁有了堪稱華麗的軍官團。

同時,界河商市本身就是個大兵工廠。不僅有規模龐大的造船業,還有木器業和冶鐵業(商市雖然沒有鐵礦,但是可以獲得廉價的木炭,而且還有對高質量鐵器的需求,所以界河商市的冶鐵業這兩年也發展迅猛),還有一個直屬於宣撫司的修械所。完全具備在短時間內大量生產兵器甲胄的能力。

至於戰馬、馱馬,河北宣撫司就更不缺了。武好古在界河商市有個種馬場,在耽羅島上還辦了一個可以大量出產戰馬、馱馬的馬場。另外,滄州地面上還有三千余家騎士莊園,每年也能產出大批的良馬。

此外,界河商市還可以提供一定數量的公民府兵和雇傭兵,騎士莊園又能提供大批的騎兵——一個莊園可不止一名騎兵。

所以在必要的時候,武好古可以很快將6個將的新軍員額補足,不僅可以配置上足夠的戰兵,連工兵和輔兵都能湊起來,只要能訓練上幾個月,就能應付大戰了。

……

“蔡攸,你怎還在這裏?”

趙佶本想和武好文、蔡攸來個君臣同樂,可是卻被蘇轍壞了心情,於是在用完午膳後就讓他們離開了。可是當他從崇政殿的二樓下來的時候,卻看見蔡攸在角落裏面站著。

“陛下。”蔡攸滿臉堆笑,不知從什麽地方摸出一個卷軸,雙手奉上,“臣父在江寧府閑來無事,喜歡上了繪畫,有一幅畫頗為得意,所以就叫臣帶到開封府,想請陛下一觀。”

蔡京以書法聞名天下,不過他的繪畫也是不錯的,只是還入不了趙佶的法眼。

“是嗎?”趙佶一笑,“那朕就看看吧。”

趙佶接過卷軸,輕輕展開,首先入眼的是蔡京手書的題跋——愛莫助之圖!

這張圖並不是一幅繪畫,而是一張表格,按照宰相、執政、侍從、台諫、郎官、館閣、學校等分為七類,每類分為左右兩欄。左邊是對遼主戰派,右邊是恐遼派。兩相對比,差距懸殊。左邊的主戰派,從上到下,人名寥寥無幾。而右邊的恐遼派,密密麻麻寫滿了名字。

而在宰相一欄中,所有的六個宰執,全都被歸入了恐遼一派。

“怎麽那麽多人恐遼?”趙佶嘆了口氣。

實際上,這張《愛莫助之圖》上的恐遼派還缺了一個名字,就是趙佶!

趙佶已經明白蔡京獻上《愛莫助之圖》的意思了,如今朝中人人恐遼畏戰,未戰而先怯,想要依靠他們去北伐燕雲,是肯定不會成功的。

如果想要伐遼取勝,就必須要重用主戰派主持朝政。只有這樣,朝廷才能給予軍隊最大的支持,戰勝遼國才成為可能。

“不知道令尊的名字應該寫在左邊,還是右邊?”趙佶看著蔡攸發問。

蔡攸揖拜一禮,“家父是主戰派,願意為陛下驅除逆虜,收復燕雲!現在只是沒有為陛下效死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