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九章 大宋書生能掌兵(二)(第2/2頁)

“獅子汗會坐以待斃?”章援問。

“多半會吧。”馬政看著遠方一道峰煙正在散去,“獅子汗不僅不知道咱們的虛實,也不會知道達圖魯阿提達坂山口那邊蕭合達所部的虛實。他現在可是腹背受敵,不被咱們嚇跑就不錯了,還敢主動出擊?”

“獅子汗會棄城而逃嗎?”章援又問。

“不好說。”馬政道,“獅子汗已經是甕中之鱉了,西面的達圖魯阿提達坂山口被蕭合達封鎖,北面的龜茲已經被高昌回鶻收取,只剩下了南越蔥嶺一條生路了。能不能走,就得看蔥嶺以南的勢力容不容得下他了。另外還得看趙忠順和蕭合達肯不肯放他南走了。現在蕭合達在西,咱們又要逼近南蔥嶺河,卡住了喀什噶爾的東面。獅子汗想要南走,西涼騎兵不會去追嗎?一路追擊之下,十成人馬裏面能有一成過得了蔥嶺就不錯了。”

“那他會投降嗎?”

“不是會不會,而是能不能?”馬政一回頭,瞟了一眼河西軍節度留後趙忠順的將旗,此間的八萬兵馬中有六萬出頭是河西軍!

獅子汗能不能投降,必須要看趙忠順和河西軍的態度。而河西軍的目標,可不是把東喀喇汗朝變成自家的附屬,而是要趁著河西軍的武力沒有星散的機會,最後一搏,試著在西域和天竺再打出一片天地。

所以收服獅子汗肯定有一定的好處,他是個不錯的帶路黨嘛。但是獅子汗麾下人馬眾多,同河西軍之間又存在宗教上的沖突,想要消化也不容易。

“現在就看蔥嶺以南的那些人了!”章援冷笑,“若是他們不越蔥嶺來援,又不願意讓獅子汗率部南下。那麽最多再有五六個月,獅子汗就得歸順了。”

“不必五六個月。”馬政道,“最多再堅持兩三個月,獅子汗就得投降……或者奮力一搏了。因為天氣一旦入秋,留給他的時間就不多了。如果不能在大雪封山前過了蔥嶺,他的兵馬百姓就走投無路了。”

“好啊!”章援笑了笑,“看來這一仗容易打了,只要蔥嶺以南的突厥蘇丹不出兵,咱們都不必野外浪戰,只需堅守壁壘,就能迫得獅子汗俯首稱臣了。”

馬政搖搖頭道:“大教諭,現在害怕野外浪戰的可不是咱們,而是阿斯蘭汗!他今次如果肯出城迎戰。那疏勒一役就大定了!”

……

同一時間,就在章援、馬政所在的行軍縱隊後方,看上去已經變得成熟穩重的察哥,也就是趙保忠,正和副統軍曹勉並轡而行。

曹勉就是那位曾經堅守秦王川城,擋住宋軍河西軍前進步伐的西夏大將。他是末代歸義軍節度使的後裔,母系則出自於闐王室後裔。在於闐、疏勒一帶,多少還有點影響力。

在大寶於闐王國的王室之中,可還有不少人夢想著恢復祖業呢!而他們所能依靠的對象,除了“計劃生育”高昌國,就只有詭歸順了西夏的歸義軍余部。而高昌王國和歸義軍余部,包括西夏,也樂得給他們一點援助,然後讓他們以商人的名義出入於闐、疏勒故地,探聽喀喇汗朝的情報和虛實。

而為了方便行事,一些於闐王室的後裔還把自己偽裝成了天方教商人,在於闐、疏勒故地開設了許多商館,久而久之還搭上了不少喀喇汗朝上層的路線。

在這一次的“桃花石內戰”中,曹勉控制的這些特務商人,甚至還搭上了困守喀什噶爾的阿斯蘭汗。

“統軍,阿斯蘭汗願意向騰格裏汗稱臣納貢,並且肯割讓於闐、龜茲、碎葉,只求能在疏勒養老。”

聽著曹勉匯報秘密接觸的結果,趙忠順只是冷冷一哼,“在疏勒養老?我都不敢想,他還敢想?做夢!”

“另外。”曹勉道,“咱們的人還探聽到突厥國的桑賈爾蘇丹(其實不是蘇丹)已經在蔥嶺以南集中了十萬大軍!”

“十萬?”趙忠順一笑,“真要有十萬就好了!到時候咱就讓章援學一把李世民,一戰滅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