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九章 輪到武好古倒黴了(四)(第2/2頁)

“會有人的!”武好古一笑,“因為有些人已經在火坑裏面了!”

“最要緊的還有兵啊!”潘孝庵搖搖頭,“練兵練成兵為將有的事兒還少嗎?蔡元長、蔡元度不就是因為這事兒倒台的?大郎,你有辦法破解這個死局嗎?”

“有的,有辦法的”武好古安慰著潘孝庵,“若是沒有辦法,我就不當這個知樞密院事了。”

……

崇政殿。

今天群臣召對之後,被“留堂”的是新任的右相張商英和知樞密院事張康國。

“二位張卿。”趙佶皺著眉頭開口了,“朕日前派人去了趟界河商市,想讓武好古來幹同知樞密院事。”

人家肯定不來……

張商英和張康國都面無表情,心裏卻是有數的。

在開封府練兵的事兒已經黃了,沒人有這本事兒——這事兒歸根結底得怪你趙家老祖,殿前都檢點篡了位。誰還敢來當趙匡胤二號?也當不成啊!蔡京剛剛有那麽一點苗頭就倒台了。

武好古一武官,還因為實證學派的事情得罪了天下讀書人,要是做倒了可沒蔡京那麽好的下場。

“武好古不同意當同知樞密院事。”趙佶看著張康國。

張康國一頭霧水,官家幹嘛看我?要我去練兵……這個差遣可萬萬不能接啊!

“陛下。”張康國連忙道,“臣雖有心為大宋訓練一支精兵,但是臣書生,素不知兵啊……”

不知兵怎麽當知樞密院事?趙佶心中也是一嘆。不知兵的書生當知樞密院事和不識字的文盲當翰林學士好像是一回事兒吧?

趙佶嘆了口氣:“武好古提出要當知樞密院事。”

啊!?

作死啊!

張商英和張康國兩人當場就呆住了。

同知樞密院事已經是個火坑了,知樞密院事不僅是火坑,而且還是萬丈深淵!武好古竟然也敢跳!

“而且。”趙佶道,“武好古還要求獨掌樞密院,不設同知。”

張商英和張康國都心道:這是個加蓋的萬丈火坑……武好古這下死定了!

“陛下,如果武好古真有辦法。”張康國立即奏道,“臣可以請郡。”

“陛下。”張商英則道:“臣以為武好古一介武夫,出任知樞密院事實屬不妥。”

他其實也不是真的要挽救武好古,只是在盡一名宰相的職責。

“那張卿來做知樞密院事吧?”趙佶看著張商英。

張商英連忙道:“老臣書生,素不知兵……”

又是個不知不兵的書生!趙佶心道:前一陣子打西賊的時候,你們一個個都獻計獻策,看上去好像很懂一樣。現在怎麽都不知兵了?

“那張卿知道有哪一位書生是知兵的?”

張商英道:“鄜延路安撫使陶節夫是知兵的。”

趙佶點點頭,“武好古推薦他出任國子監祭酒兼辟雍學宮大司成了……朕也覺得只有他才能出任此職了。”

辟雍學宮已經被蘇東坡和黃庭堅改造成了一所準軍校,後來又被蔡卞胡亂搞了一下,現在半殘了。當然得找個懂行的再去把軍校支撐起來,所以武好古在給趙佶的密奏中就舉薦陶節夫去當國子監祭酒兼辟雍學宮大司成。

不過這個舉薦實在有點不像話——一個武官居然舉薦國子監祭酒的人選!要是讓禦史知道了,少不了又要參上一本。

“陛下。”張商英皺著眉頭奏道,“武好古幹涉國子監祭酒的人選,又想要獨掌樞密院,不免有些跋扈了。”

趙佶看了張商英一眼,道:“可是如今只有他才能替朕練出一支能北伐燕雲的精兵了。”

“只怕會重蹈蔡京的覆轍。”

“不會。”趙佶道,“武好古一定會有兩全其美之法的!要不然他也不會接下這個差遣!”

說著話,趙佶已經放沉了語氣:“朕決心已下,要重用武好古!不希望有人用跋扈的罪名去參他。也不想看到禦史露章彈劾,耽誤朕的大事!因為朕終究是要北伐燕雲,混同海內的!所以必須要練就一支精兵,如今也只有武好古能替朕練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