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七章 史上最大的地產商(第2/2頁)

武好古一笑,“探尋當然是為了占領了,這可是開疆辟土啊!”

這是開疆辟土?

紀憶想了想,“這種島嶼又沒戶口,又沒產出,又沒稅賦,要來何用?”

“沒人多少人口倒是不錯,不過沒有產出,沒有稅賦就未必了。”武好古笑道,“譬如琉求大島上雖然沒有漢人,但是有不少土著,還盛產鹿皮,如果仔細搜尋,也許還會有別的特產。而阿兒奈波島上早就有土人建立了國家,有了農田漁村,可以向往來的船舶供給食物、淡水,你家去往日本國的商船就常常在那裏停靠吧?”

紀憶點點頭,這個阿兒奈波島和島上的天孫國他都是知道的。不過他也不覺得這個小島有啥油水?

武好古又道:“琉求大島和阿兒奈波島眼下是沒有多少油水的,但是再往南,呂宋島……呂宋島知道嗎?”

“知道,知道。”紀憶道,“這個島上有好幾個小國,和咱們一直都有貿易往來。還有不少呂宋島上毗舍耶國的人在你說的那個琉求大島上定居,時不時會騷擾一下泉州、福州。”

和武好古最開始時的想象不同,呂宋島在宋朝其實不是蠻荒之地。島上的文明可以說是相當久遠的!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不過呂宋島那個地方風向不好。”紀憶又道,“海船過去不大容易,所以和咱們的貿易不多。”

“不容易過去也得過去啊!”武好古正色道,“他們島上的人侵擾福建沿海算怎麽回事?本官現在是沿海市舶制置使,是不會等閑視之的,早晚要發兵討伐!另外,那個三佛齊油水多吧?”

“這個多!”紀憶點點頭道,“三佛齊可富得流油啊!往來大食國和中原,還有天竺國和中原的商船都得給他們上稅,一條船就要交上好幾百甚至上千緡,太黑了!而且那裏的國王雖然向咱們大宋稱臣,但是卻親近天方教的商人,常常刁難漢商,讓咱們很難通過海峽。”

“所以啊,咱們得在三佛齊海峽入口處有個島嶼作為據點。”武好古道,“然後再發展成商市,這樣就不怕三佛齊人訛詐了!憶之兄,咱們聯手一塊兒幹吧!就乘著使團出訪大食國的機會。怎麽樣?”

這個油水很足啊!

紀憶吸了口氣兒,“可是三佛齊不是小國,而是強國大國,擁兵總有數萬,真要打的話……”

“打不過咱們的!”武好古笑著,“烏合之眾罷了,怎麽打得過咱們大宋沿海制置司的水軍?”

沿海制置司有幾個水軍?紀憶心說:你武大郎把海上的事情當成陸地了吧?派個1000騎士過去,呼啦啦一沖,三佛齊人有幾萬兵馬也得垮。

“三佛齊水軍不弱。”紀憶道,“而且三佛齊也是瘴痢之地,雖然比琉求大島好一些,但是北人去了也很難久留啊。”

所謂瘴痢,其實就是瘧疾,是一種熱帶常見的傳染病。因為瘧疾是通過蚊蟲叮咬傳播的,所以在開發時間比較長,原始的植被森林都不復存在熱帶地區,疫情就要輕一些,而在沒有被開發的地方,疫情就會非常嚴重了。

所以台灣島的維度雖然更靠北,氣候也相對涼爽,但是在宋朝時島上的瘧疾還是非常嚴重的。而三佛齊的都城占卑和主要城市渤林邦,因為開發時間很長,砍伐了大量的原始森林,環境不利於瘧疾傳播,疫情也就沒有那麽嚴重了。

而武好古因為知道瘧疾傳播的媒介,所以也是有點辦法可以應付的。也就是占據面積較小,容易清理的島嶼,同時相對涼爽幹凈的海邊建立據點。

至於具體的選址,當然就是後世的新加坡島了!

“憶之。”武好古笑著對紀憶擺了擺手,“且勿言難,你我聯手,還對付不了一個小小的三佛齊嗎?北人水土不服,那咱們就用南人去開拓三佛齊,大不了去儋州島(海南島)上雇傭黎人。咱們有的是錢,有官家授予的大權,兄弟手裏還有能打打殺殺的軍將,你手裏有能跑海的老水手,界河商市和海州還有船場……這事兒咱們一起幹,沒有不成功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