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六章 小航海時代(一)(第2/2頁)

“可是高麗國……”趙佶還是有些猶豫,“高麗國不會因此怨恨大宋吧?”

“會啊。”武好古點了點頭,笑道,“不過沒有關系,高麗國兵弱,居然給數百女真勇士挫敗。所以聯利伐遼是不可能的,可以拉攏的,只有女真。而我朝如果要舍高麗而聯女真,又怎麽能指望高麗人和咱們交好呢?畢竟女真一旦代遼而興,高麗國就有亡國的危險了。”

歷史上女真人選擇滅亡北宋那是因為宋朝的武力太弱了,而且又特別富裕。而眼下的大宋,顯然已經找到了振興軍事的路線。所以女真南下的事件,很有可能不會發生。那麽立足東北的女真,就必然會滅亡弱小的高麗國了……高麗國雖小,但也有幾兩油水的。

趙佶沉默了一會兒,“女真真的很強?”

“很強!”武好古說,“他們人口雖少,但是兵力卻是極盛,完顏部的勇士,人人都和陛下的殿前騎士一樣厲害。生女真全族的勇士,總在20000以上。一旦舉事反遼,一定可以牽制遼國大部分的兵力。而高麗國舉國之兵,卻被數百女真勇士所敗……在高麗和女真之間,我們只能選擇女真了。”

趙佶還是有些猶豫,目光投到了蘇東坡和蔡京兩位宰相身上。

蘇東坡奏道:“陛下,把高麗國的稅關轉給契丹無不可,畢竟高麗是契丹的屬國,我朝不宜染指,以免橫生枝節。”

蔡京也道:“既然高麗慘敗給生女真,那麽我朝再繼續支援高麗也沒有意義了。”

這兩位都不算迂腐——宋朝處在一個國際間競爭相當激烈的時代,自然也不允許執政的文官太過書呆子氣了。

“既然如此。”趙佶點點頭,“此事就這麽決定了。”

他頓了頓,“武卿留下,其余諸卿且退吧。”

……

“大郎,高俅這次幹的的確不錯啊!”

崇政殿內,趙佶踱著步子,眉頭微皺,似乎有些為難,“可是彈劾他的奏章也實在太多了……”

他走到禦案前,隨手拿起一份奏章交給了武好古。武好古拿過奏章展開一看,是禦史中丞趙挺之親自上的彈章,彈劾高俅“以開封房產邀買禦前三直軍心”——這一口咬的可真是險惡啊!

趙佶再夠朋友,也不能允許禦前三直被高俅控制!哪怕高俅在靈州搞割據,趙佶也不見得會翻臉。但是禦前三直是碰不得的,否則隨時就得出高匡胤了!

“陛下。”武好古恭謹的將奏章遞還給了趙佶,“臣這一次不會提高俅說好話的,因為用房子收軍心的事情的確有……高俅過去從來沒有打過仗,也沒帶過兵,他可以在西北建立如此大功,所憑借的無非就是賞罰分明,而且肯給真正的重賞,所以才能讓三軍用命。這其實就是得軍心了,說是邀買軍心,也不算不對。但是這些房子如果不給,趙乾順是不會成為陛下的兒子的。”

“……”

武好古瞧了趙佶一眼,接著又道:“依臣之見,陛下不如就讓高俅在靈州多呆上幾年,同時再把禦前三直召回分散安置。這樣三直軍和高俅不在一起,時間久了,那點恩義也就淡了。”

“留在靈州?”趙佶想了想,“以何種名義呢?”

趙佶還算夠朋友,沒想要卸磨殺驢。

“不如給他當河西、安西、朔方三路宣撫使兼判靈州。”武好古斟酌著說,“宣撫使只是名義比較大,河西、河西他根本管不著,朔方還有童貫。另外還可以讓蘇遲出任西北三路轉運使,也駐紮靈州。這樣高俅能做的,也就是管轄靈州一地的府兵、屯田等事宜了。”

靈州其實也不錯了,這塊地皮可是西北三路中的精華,如果悉心經營,養出兩萬精兵當不是問題。

武好古頓了頓,又道:“另外,臣還建議在靈州設立學宮和博士團分團。”

“學宮?博士團分團?”趙佶問,“用來監視高俅?”

“當然不是了。”武好古笑著,“學宮和博士團分團是用來漢化河西,或許還有安西的……陛下不會對乾順皇子放任不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