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 我不會打仗(第2/2頁)

“那就擇機讓蘇轍、林攄使遼吧。”趙佶拍了板,然後又將話題扯到了論功行賞上了,“銀州得以恢復,全賴將士用命,朕當不吝重賞,諸卿以為如何?”

“陛下聖明。”

殿中的重臣齊聲應答。

然後才是知樞密院事蔡卞單獨上奏:“稟陛下,銀州之戰全賴三直都虞侯武好古調度有方,指揮若定,當居首功,請陛下超遷重賞武好古,以激烈三軍將士。”

左相蘇東坡也上奏道:“稟陛下,武好古並不知兵,得以建立功勛,完全是因為殿前騎士和禦龍猛士善戰勇猛,此乃陛下之功,高俅之勞。而且銀州之戰時,高俅也在三直軍中,武好古多半是坐享其成,所以不應該超遷。”

趙佶愣了又愣,心想:你們倆位是不是拿錯笏板(用來記錄上奏話語的手板)了?

其實他哪裏知道,武好古現在不能太出風頭!武好古已經是“界河城主”,大宋首富,實學大儒,可以說是有地盤,有財富,有學問,如果再是用兵如神就牛逼大發了。

因此蘇東坡一派就得捧高俅,抑武好古。而蔡京一派就要捧殺武好古了——武好古越牛逼死得就越快!武好古一完蛋,他的“遺產”可就都姓蔡了。

看到趙佶遲疑,尚書右丞李格非連忙奏道:“武好古即將入朝述職,陛下可以當面詢問他到底誰在指揮作戰。”

趙佶其實也不相信武好古有什麽軍事才能,他點點頭道:“就算有高俅相助,武好古的功勞還是頗大的,就給個西上閤門使加海州刺史,再許蔭二子為官吧。”

正六品的西上閤門使是橫行正使中最小的,而刺史又是遙郡之中最小的。不過相對武好古過了除夕才27歲的年齡,這樣的官職實在不小了。

趙佶接著又道:“高俅看來真是用兵打仗的奇才,這一次銀州克復也有他一份功勞,在安塞堡、塞門寨又立了大功,就讓他做東上閤門使加霸州團練使,調往河東路任兵馬副總官,率河東軍出銀州。另外,武好古和高俅還聯名舉薦蘇遲知銀州事兼銀州屯田使。諸卿以為如何?”

蘇遲也參與了銀州之戰,自然有他一份功勞,轉兩官是肯定的。而且他是銀州前線唯一的文官朝臣,又是老資格的地方官,知州事肯定給他做了。就連蔡京、蔡卞,也提不出什麽反對意見,只能捏著鼻子看著蘇家的子弟離著政事堂又近一步了。

……

朝中明爭暗鬥的時候,武好古已經住進了相州城外的一所豪華莊園。這是韓忠彥在相州的產業,現在給女兒和女婿武好文居住。而借道河東入京的武好古一行,也特意路過相州,和兄弟武好文以及武好文的大舅子韓治見面。

“大哥,銀州之戰是怎麽回事兒?真是你指揮的?”

兄弟倆見面聊了沒幾句,武好文就向風塵仆仆趕來的武好古問起了銀州之戰的真相。

“唉。”武好古一揮手,“我哪兒會啊,都是……都是高大哥的功勞。”

他本來想說都是趙鐘哥和慕容鵡在幫忙,但是一想不對,這兩人都是武家班的人才!可不能讓他們被朝廷劃拉過去,要不然自己往後還這麽上戰場?靠誰去收復燕雲?

而且……他們知道的也太多了!如果不能留在界河商市,商市和假子軍團的那些秘密,就都有可能會外泄。

所以銀州之戰的風頭必須是高俅的!

“高大哥?是那個會蹴鞠的高俅嗎?”

問話的是韓治,他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文士,曾經在開封府做官,認得蹴鞠高手高俅。

“對,對。”武好古連連點頭,笑著說,“他可不僅會蹴鞠,而且還善於用兵,是難得的將才啊!”

韓治摸著自己保養得很好的胡子,蹙眉道:“真沒想到他竟然是個將才……若是我相州也有這樣的將才就好了。”

什麽意思?武好古一愣,相州韓家也想要抓武裝了?那嶽飛就是你們家的大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