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章 銀州一夜城(一)(第2/2頁)

一旁的王恩卻有點連連搖頭,“武崇道,你把屯田的事兒想簡單了……光拿下銀州城是不行的。拿地圖過來!”

在節堂內的從事折彥質連忙取過一張無定河流域的地圖,鋪在案幾上。

老將軍指著圖上的無定河說:“無定河中遊的地形是河南多山而河北比較平坦,只有少量丘陵。宜耕宜牧之地,皆在無定河北平坦之地,特別是明堂川兩岸尤為富庶,古時候的上郡就在那裏。”

無定河、明堂川流域其實就是後世的榆林,處於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地的交界處。雖然大體上處於比較幹旱的地區,但是境內有大大小小數十條河流通過,海子湖泊星羅棋布,是一塊難得的宜耕宜牧之地。

而且那裏也不似陜北高原那樣,溝壑縱橫,丘陵峁梁交錯,而是存在大片無險可守的平地。

“上郡的北面,則是水草肥美的河套大草原!”武好古身邊的趙鐘哥這時插話了,“契丹在河套一帶設有河清、金肅二軍節度使司,黨項人則設了黑山威福軍司。如果我們在明堂川兩岸和無定河北屯田放牧,就很容易遭到由河套大草原南下的賊人洗劫。”

無定河流域的西面是戈壁沙漠,一旦宋軍控制整個無定河流域,西夏一定會破壞戈壁沙漠中的水源,以阻擋宋軍越過沙漠攻擊興、靈二州。

所以宋軍也不必擔心西面的敵人——幾百裏的沙漠,沒有可靠的水源,大軍是根本無法通過的。而且就算有水源,在沙漠裏走上十天消耗的糧食,也會讓西夏軍隊的後勤陷入困境。

但是無定河流域北面的河套大草原,卻是一個無法封閉的突破口!

“呵呵,果然有見解!”王恩摸著胡子笑了笑,又看看插話的趙鐘哥,這才是一員虎將啊!

王恩又問:“你有辦法嗎?”

“有!”趙鐘哥點點頭,從隨身帶著的一個單肩背包(這種單肩布包在宋朝很多見)中取出一卷書冊,擺在了地圖台上。

這是什麽?

王恩眯著老眼掃了一眼,看到這本厚厚的書冊的白色封皮上寫了“銀州平定方略”。

趙鐘哥翻看這本《銀州平定方略》到第169頁(頁數是用阿拉伯數字標明的)上,然後指著一行標題說:“這是軍事機宜指揮制定的河間討伐策,就是用出兵討伐的辦法,暫時驅逐河間之地的黨項部落,然後再用騎兵進行遮蔽。”

他所指的“河間地”就是黃河幾字形大拐彎內側的地區,大約是後世鄂爾多斯市的地盤。現在生活在那裏的並不是蒙古人,而是遊牧的黨項部落——黨項人的生活方式是多樣化的,既有住在城市中的黨項貴族官僚,也有在山谷或河畔種地的黨項人,還有保持著比較原始的遊牧狀態的黨項人。

而且並不是所有的黨項人都在西夏境內,宋國和遼國境內同樣有不少黨項人存在。當年遼興宗和嵬名元昊撕破臉開戰的導火索,就是元昊引誘遼國境內河套地區的黨項人歸附。

對於這些遊牧黨項,趙鐘哥提出的短期解決辦法就是用騎兵驅逐了拉倒。招撫什麽的,不是短期內能解決的,用武力解決是最簡單的。

只要能打出一個縱深一二百裏的無人區,再用騎兵進行遮蔽。西賊想要入侵明堂川、無定河一帶的屯田區就不大容易了。

當然了,要成功執行驅逐和遮蔽任務也不是那麽簡單的。如果沒有強大的殿前禦馬直,趙鐘哥也不敢制定這樣的計劃。

王恩老眼昏花,已經看不清小字兒了,陶節夫便讓自己的幕僚折彥質一個字字兒的念了一遍,他自己也跟著聽了。而聽完之後,陶節夫對武好古已經刮目相看了。

河間討伐策可不可行另當別論,但是武好古的軍事機宜指揮顯然在不長的時間裏將河間黨項部落的情況,以及河間草原的情況都了解清楚了。

光是在情報收集上的高效,就已經勝過自己這個撫帥的幕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