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誰是好漢(二)(第2/2頁)

敲門聲響了兩下,武好古上去拉開了門。出現門外的是蘇東坡兒子蘇過。蘇過急急地對書房中的兩人道:“大人,大郎,李文叔已經到了,現在就在門外面。”

“終於來了,本來以為能更早一點,沒想到還是快拖到除夕了。”蘇東坡一連聲的催促著蘇過,“過兒,還不快去將文叔請進來!”

李文叔就是李清照他爹李格非,他的知京兆府事也做到了功德圓滿,不久之前趙佶下詔讓他回京來做翰林學士兼都承旨——這可是了不得的大用啊,再下一步興許就能宣麻了。

而且轉年就是科舉大比,翰林學士兼都承旨是主考官的首選,蘇東坡的兒子蘇過和孫子蘇符都通過了國子監別頭試,過了年就要去考禮部試了。如果主考是蘇東坡的弟子,那兩人高中的概率就很大了。

不過蘇東坡是不會和弟子談論科舉考試的,他對兒孫的學問極有信心,根本用不著為他們去走後門……就是真要走後門也不用說啊!

……

一番寒暄之後,蘇東坡、李格非和武好古又在書房裏面坐好了。李格非說了幾句在京兆府的近況後,蘇東坡就問他:“文叔,京兆府今年的收成如何?府庫儲備可曾恢復一些?”

“京兆府能有甚好收成?府庫儲備只是恢復了一點。”李格非搖搖頭道,“不過西軍上下還是求戰心切啊!”

“求戰心切?這是為何?”蘇東坡不解的反問著。

“還不是因為這次禦前演武和新府兵?”李格非向蘇東坡解釋,“西軍那幫將門覺著不立點功勞官家就不要他們了。對了,我今天去中書報到的時候還見到王處道了。他還是力主要收復河、湟二州。”

蘇東坡搖搖頭,“他自然要力主的……他家兩代人的心血都用在河湟了,怎麽肯輕易放棄?大郎,你怎麽看?”

“王處道是真知兵嗎?”武好古反問。

蘇東坡和李格非對視了一眼,同時點頭。

蘇東坡道:“此君本是書香門第,卻投筆從戎,在西北軍中沉浮半生,的確是知兵的。”

李格非也道:“可惜當年沒有右榜進士,否則他和種世橫多半可以位列宰執。如果這等允文允武,又在前線歷練過的官員當了宰執,我朝在兵事上也就不會總是不得要領了。”

武好古想了想:“官家急著見他,估計會越次入對,明日我自入宮去,看看能不能會會此公。”

“你想做甚?”蘇東坡看著弟子。

武好古笑著:“若王處道真的知兵,何不請他去主持禦前演武?”

“只是主持演武?”蘇東坡又追問。

武好古笑著點點頭:“也不止是主持演武,還有幾個問題想要請教。”

……

王厚今年已經是五十出頭的老將了,因為少時讀書不用功,考不中進士而改習武藝,後又隨著父親王韶在西北建功。可惜王韶並不長壽,52歲時就病死了,而且他的脾氣不好,晚年總喜歡發牢騷,得罪了很多人,所以也不得志——幸好他是進士及第,正經的文官,要不然能不能善終都不好說。

因為父親的郁郁而終,王厚也就不大得志了。在西北戎馬半生的他,現在的武階官僅僅是東上閣門副使,比武好古的供備庫使還小了一點。

就在他以為自己就要步老爹的後塵,郁郁而終的時候,大宋居然破天荒的出了一位知兵的聖君!

的確是破天荒……以王厚歷經神宗、哲宗和當今官家三朝的閱歷,和從軍三十年的經驗來看。當今官家趙佶所推行的“禦前騎士”、“房奴猛士”和“義務府兵”三策,都是真正知兵之君才會做的。

他在入京的途中,還特意去牟馱崗看了一眼。那幫騎士看上去非常精銳,絕對可以去西北吊打吐蕃和羌人部落。而從各地匯集來的壯士,看上去也挺像回事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