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官家趙煦(第2/2頁)

官家趙煦在用人方面的標準,和別的趙家天子都不一樣。他不相信“異論相攪”的帝王心術,而是采取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政策。那個讓他“不疑”的人就是如今大宋唯一的宰相章惇,真正的大權在握。

章惇獨相,而他的堂兄章楶則在西線擔任閫帥(帥臣,安撫使、置制使之類),這樣的組合別說放在官家祖傳疑心病的宋朝,就是在漢唐也不多見啊!

不過這種“用人不疑”的政策,在對西夏的作戰中,卻是得到了很好的結果。如今西軍取得的戰績,是西賊為禍以來最好的。

之所以會這樣,一方面是二章的能力的確超群。雖然章惇在歷史上的評價很差,屬於奸臣。但是在他當政的年月中,大宋國庫充盈,軍事力量強大,國內民生也算平穩。在對外戰爭中更是接連取勝——可不是那種挨打勝率70%的連勝,而是真正開疆辟土,打得西夏和青唐吐蕃俯首稱臣。

趙煦看著須發皆白,但是仍然精神抖擻的老丞相,心想:若上天再能給自己和章惇十年,大宋的積弱就可一掃而光了……

“章卿。”趙煦開了口,聲音略略有些嘶啞,“西路之事,一切皆按原定方略執行,討伐青唐之役,照常準備。北路……加強戒備,不可示弱於契丹。”

“臣等遵旨。”

趙煦的話,讓章惇一陣感動:明君啊!用人不疑,對前線大膽放權,而且在契丹人的恫嚇之下毫無畏懼……有這樣的官家,實在大宋之福啊!

只是官家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臉色灰暗,身材瘦削,走路都搖搖晃晃。

官家才二十多歲啊!

怎麽就病成了這樣?

難道老天爺就瞧不得大宋有強盛起來的一天嗎?

“都退吧。”

趙煦覺得有些乏了,便讓宰執們都出了崇政殿,去忙各自的事情了。其實今天早朝之後,他根本不必再召集宰執到崇政殿開小會了。

只是因為心神不寧,才把章惇、曾布等人都召來議事。他本來想在崇政殿上出示童貫的密折,不過想想也不妥當。一來,他也不知這馬植的底細如何,萬一是遼人的細作呢?

二來,若這馬植真的是上天賜給自己的一份厚禮,也得好好運用……不應該輕易將之示人,否則走漏了消息,被契丹人知道了就不好了。

想了想,他突然問左右道:“那個畫師……叫武好古的在哪裏?快去找他來見過。”

“喏!”

守在崇政殿裏面的一個內官聞言應了一聲,轉身便向翰林圖畫院走去。翰林圖畫院又稱翰林圖畫局,屬於翰林院下設的太醫、天文、書藝、醫官等四局之一。衙署設在宮城內部的宣祐門內東廊,從東華門進入皇宮後,再過一道左承天門,沿著一條甬道向西走上百步,就是一個十字路口,路口的北面是宣祐門,南面則是左銀台門。從宣祐門入內,右側就是翰林四局、六尚局、禦廚、講筵所、資善堂等附屬宮廷的機構。左側就是崇政殿、延和殿和景福殿三座皇帝日常辦公和休息的宮殿。

就在宣召的內官往翰林圖畫局而來的時候,武好古正在梁師成的陪同下參觀畫局並且和同僚們見面。

畫局占據的內東廊其實就是一排廊屋,有屬於待詔、藝學和祗候的畫室,畫局學生的教室,工匠們的工室,以及屬於勾當官和待詔直長的房間。待詔、藝學和祗候的定員並不多,待詔包括直長在內只有三人,藝學有六人,祗候是四人,一共只有十三人,而且經常不滿員。

至於翰林圖畫局所負責的工作,當然是繪畫,但又不局限於藝術。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北宋的翰林圖畫局居然還有諜報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