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5章 我等得花兒也謝了(第2/3頁)

再來是,漢帝國在元朔十七年之前,列裝火器的部隊並不多,被派上戰場的次數更是屈指可數,遺失率遠要低於其它戰爭物資。

幾乎每一支漢帝國的野戰軍都會大量裝備各種款式的弩機,尤其是步兵用的勁弩數量最多。

其實不但是軍隊,雖說是禁止民間擁有勁弩,可是弩這一樣武器在諸夏的使用歷史已經那麽漫長,不但是民間有會造的人,私藏弩機的大富大貴之家也並不算少。

波斯人要弄到弩的難度遠遠低於弄到火器相關,他們努力了三四年才弄到極少極少的火藥,可像是弩這種武器的款式就得到有些多了。

薩珊的弩兵上弦是直接用腳踩,將弓弦拉到扳機位置扣住之後再進行上箭,並不是一個弄好了就立即發射,是等待口令。

“射!”

扳機和弓弦的嘣動聲幾乎是在同一時間響起,弩箭脫離箭槽向前激射,它們在激射出去的刹那其實是發出破空聲。

“西面戰場的弩兵約有五百左右。”周辯目測了一下,說道:“我們看到的就這麽多,薩珊應該是仿造了不少。”

弩是冷兵器單兵遠程武器的極致了。它之所以能夠射得遠,是因為有些零件負荷了拉動弓弦的張力,不然單純依靠人力去拉極難拉開。張力大射程自然就遠,是毫無疑問的事情,不過也看射的是什麽材質的箭。

“射程約兩百五十米。”馬斌所看見的是,薩珊弩兵射出的弩箭不止是到了城墻上,相當數量的薩珊弩兵沒有控制好仰角是射過頭,給射到了城內:“我們的勁弩,射程最遠可達四百八十米。普通的弩,射程基本上能夠達到兩百八十米。”

不知道波斯人仿造的是什麽款式的弩,看戰場上使用的狀況來看,應該是沒有得到太好的款式,或者說太好的款式波斯人仿造不出來?

不論是冷兵器戰爭還是火器戰爭,通常是射程遠就占優勢,那是一種你能攻擊到我,我卻無法攻擊到你的窘境。

“他們的弩不多,不然應該先不斷地箭雨覆蓋。”周辯說的是諸夏擁有足夠勁弩和足夠的箭矢普遍戰法:“利用射程的優勢不斷進行箭雨覆蓋,頓挫守軍的士氣,時間一久守軍軍心渙散,再行攻城必定事半功倍。”

在諸夏的歷史之中,將遠程優勢發揮得最為淋漓盡致的是秦軍,他們每攻一城基本上都是先進行數天乃至一個月以上的箭雨洗地。用這樣的方式,許多城池遇上秦軍,都還沒有都能管秦軍展開真正的攻城,城池守軍就先承受不住心理壓力給投降了。

到後面,基本上就很難再看到秦軍的箭雨洗地,一來是弩的數量疾速降低,二來是箭矢的消耗難以維持。會這麽尷尬,是先秦掌握的流水線生產技術丟失,搞得明明先秦的弩損壞了更換零件就能修好,後面的弩損壞了卻是零件配不上。箭矢的消耗也是那樣,國力增長了,但是生產效率卻低下,自然是生產速度跟不上消耗的速度。

諸夏一直都是在發展,可是伴隨著每一次的改朝換代,一些技術是丟失於戰亂之中。

一件不是搞笑的搞笑事情。到五代十國末期,趙匡胤欺負著孤兒寡母開創了北宋,可是所掌握制造弩的技術卻比不上項黨人。

那是因為項黨人繼承了李唐的造弩技術,並且還進行了一度的改良,其余勢力卻是沒有獲得造弩的技術傳承,比如名義上一度統治項黨人的北宋也沒有獲得。

後面項黨人從北宋分裂自行建國。北宋還是在與西夏的戰爭中有了繳獲,又經過自己的研究和改進,才算是有了超越西夏的鎮國利器,也即是神臂弩。

問題是等待南宋滅亡,神臂弩的制造方法又給遺失了。此後弩在戰爭中的地位是一再下降,越到後面就越難看到優良的弩。

現在,薩珊軍隊因為掌握了比白沙瓦守軍射程更遠的單兵武器,就上演了依靠射程單方面欺負的事情。

白沙瓦城墻上的守軍,他們一開始還在對城墻下的薩珊士兵射箭,卻是一點都夠不著遠在兩百米之外的薩珊弩手。

等待白沙瓦守軍一再被薩珊弩箭覆蓋,他們連對城墻下方薩珊攻城士兵射箭都不幹了,只能是躲在女墻或是盾牌後面,等待薩珊弩兵的射箭進入間隔期,他們才能露頭繼續射箭。

另外那些負責向城墻下敵軍丟石頭、檑木和倒金汁、火油、沸水的守軍,他們其實也是要躲避薩珊弩手的覆蓋。

僅僅是存在擁有比守軍更遠射程的弩兵罷了,他們射出的箭還出現了誤傷的情況,可是就一再對某一些城墻段形成壓制,使攻城的薩珊士兵能夠在相對的環境中攀爬梯子。

“要是波斯人的弩手再多一些,不用四五倍,僅僅是兩三倍……”周辯其實瞧不起薩珊弩兵的準頭,似乎是不知道射擊仰角的重要性那樣,與漢軍弩兵相比真的是差太遠,但對於完全沒有反擊能力的白沙瓦守軍卻是夠了:“以他們根本不在乎誤傷的狠勁,先登會容易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