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滅國封侯

李氏成漢滅亡得有些憋屈,只不過是成都突然被漢軍攻下,李勢沒等突然出現的漢軍殺進城中已經請降。

歷史幾乎就是三國末期司馬懿率軍攻蜀的翻版,差別是鄧艾歷經千辛萬苦才抵達成都城下,李匡則只是需要帶著一些軍官喬裝打扮到成都周邊就能接收一支軍隊。

當李匡率領近萬的禁衛軍出現在成都視野範圍,成都城中根本就沒有多少守軍,李氏成漢的部隊大多是被吸引到了梁州的巴西郡和巴郡的前線。

近萬兵甲器械精良且看著光鮮又剽悍的漢軍兵臨成都的城下,他們僅是一出現就讓身在成都的人懵了。漢軍還沒有打進去成裏的人已經出現拖家帶口要跑的現象,少不得是有渾水摸魚進行洗劫和殺人的事件,也有當機立斷帶著家族私兵起義的世家。

李勢得知有漢軍殺到成都的城下時,他是整個人都處於慌亂無措的狀態,腦袋裏面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前線的部隊敗了。

還是有聰明人想到了三國的舊事,可他們拿捏不準的是來的漢軍並不顯得狼狽,不像是歷經千辛萬苦爬山涉水而來,更像是一路順利推進地殺過來。不管能不能確定,他們沒有去提醒六神無主的李勢,是自己該幹麽就幹麽。

李匡率領的禁衛軍剛剛逼近成都的城門,城頭之上的軍旗被換成了杏黃旗,漢軍沒有遭遇抵抗控制住城門,很快李勢派來請降的使者抵達。

是了,舉杏黃旗其實就是請降的意思,到了有宋一朝依然是杏黃旗代表投降,舉白旗投降該是從蒙元開始。

李勢願意學習冉閔去掉國號舉國並入漢國,只有不要傷害他和其親族的一個要求。

學冉閔什麽的只能說可行,但是李勢想要得到冉閔的待遇則屬於不可能,李匡事先已經得到示意,若是學三國舊事能夠逼降李勢,漢國願意保證李勢的人身安全,至於李氏一族該怎麽樣另外說。

李匡代表劉彥接受了李勢的投降,接管成都的同時讓李勢寫親筆信讓前線的人投降。而這個時候桓溫還是被擋在劍閣,殷浩所部是與李福所部在墊江(現代合川)的山區來回攻防。

在前線抵抗漢軍入侵的昝堅和李福幾乎是同一時間接到李勢的親筆信,兩人的反應略略有些不同。

昝堅是在南鄭那邊堅持抵抗半個月,等待城池將要淪陷才帶著殘部退到劍閣。這一部分的李氏成漢軍隊,漢軍不管是什麽樣的攻勢都繞不開劍閣那種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形,他們依靠劍閣絕對有利的地形牢牢擋住了桓溫所部。

劍閣是絕絕對對的易守難攻,不是說幾次取巧或是幾次強攻就能拿下,只能是一次又一次地嘗試,於消耗中拼光守軍,或是致使守軍士氣崩盤而崩潰,需要付出的代價遠比想象中更大。

昝堅收到了李勢的親筆信,找來王嘏進行商議。按照他的本意是拒絕向關外的漢軍投降,十分清楚成都之所以失守不過是漢軍的偏師劍走偏鋒,想要的是留下必要的部隊固守劍閣,帶著其余部隊回去重新奪回成都救出李勢。

關於鄧艾怎麽嚇唬得劉禪投降的事情,身為文人的王嘏肯定要比昝堅更清楚。他聽完昝堅的意見沉默很久,後面就問昝堅能不能保證李勢不受到傷害,要是因為昝堅的回軍而導致李勢受到傷害又怎麽樣。

王嘏的話問完,換成昝堅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昝堅的軍事才能到底怎麽樣非常不好說,他對李氏一族忠心耿耿倒是日月可鑒,哪怕是李勢一再表現出腦抽的一面,可之前的幾代國主都對昝姓一家有大恩。

現如今是私恩大於國家的年代,對於很多忠義之輩來講,國家可以滅亡,恩人卻是不能被傷到一根毫毛……

昝堅無法保證李勢不會受到傷害,又在王嘏的勸說中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自接到李勢的親筆信到開關投降是在猶豫中度過了五天,等待開關投降後見到桓溫,只提出一個請求,那就是要時時刻刻待在李勢身邊。

桓溫沒有猶豫地答應昝堅的要求,接管劍閣之後還擺下酒宴與昝堅、王嘏等等將校或有名氣的文人同樂。他在酒宴上提出昝堅隔天就能啟程前往成都的事,並大肆贊揚昝堅的忠心為主行為,甚至表示其余人有相同的意思也能同去。

由於憂愁和不甘,酒宴上屬於李氏成漢的降將之類的人沒少喝,昝堅以及一幫人是在隔天下午才出發。他們趕了不到兩裏路,於一個道路岔口遭遇埋伏,說萬箭齊發有些誇張,不過箭矢的密度絕對不小,絲毫沒有防備的昝堅等人哪怕是能避過第一波也躲不過後面的連續覆蓋,成為屍體的每個人包括馬,渾身上下最少也是被命中十支箭矢。

昝堅等等一批忠於李勢的人死了,是死得不清不楚外加不明不白,歷史不會有關於他們是怎麽死的記載。在勝利者的歷史記載裏面,是他們被桓溫好好款待並滿足要求,離開劍閣之後卻是永久的失蹤,猜測是被心懷怨恨的蠻人截殺,桓溫感念他們的忠義發兵清繳蠻人為之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