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7章 雷劈泰山

大明的內閣,在朱栩之前,嚴格意義來說,是“非法機構”,是皇帝私人幹涉朝政,在張居正達到巔峰,六部俯首,都察院等莫能說不。

既然是“非法機構”,那“首輔”自然就有所不同,有著隱隱約約的慣例,如同非翰林不入閣一樣,大明的首輔,歷來都是帝師,盡管偶爾有出入。

但朱栩這個時候,給孫傳庭加上“帝師”的頭銜,到底意味著什麽?

剛才的話題,還沒有結束?

孫傳庭倒是不曾異色,傾身道:“臣遵旨。”

朱栩笑著看向六個尚書,道:“你們有沒有想說的?”

幾個尚書相繼開口,但前面幾個閣老基本將角度站齊,他們很難找到新角度,只能鸚鵡學舌,稍加拓展。

朱栩喝了口酒,又看了眼眾人,道:“誰還要再說一說?”

眾人差不多已經說完,外加朱栩心思難測,一群人紛紛搖頭,目光都在朱栩身上。

這個時候,小慈燁忽然擡起頭,看向朱栩道:“父皇,兒臣能說話嗎?”

朱栩一怔,繼而笑著道:“你想說什麽?”

小家夥養著白凈小臉,道:“我大明有長城,一道圈禁我們的長城,有了這道長城,我們就能心安理得的妥協,退讓,懦弱,不停的懦弱,然後就成了一種病,所有人都病了,即便刮骨療毒也治不好……”

不止朱栩,在座的人齊齊面露異色,盯著小慈燁打量。

朱栩笑了,道:“新建伯教你的?”

小家夥道:“兒臣在父皇書房看到了一些,不解,問了老師,老師看過後,這樣說。”

朱栩摸了摸他的頭,道:“能理解多少?”

小家夥道:“父皇的書裏說,人的大腦好比一個瓶子,思想若水,時間漫長,水越來越渾,要想水保持幹凈,就要打破瓶子,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朱栩見小家夥致仕大概記得他書裏的內容,並不能理解,笑了聲,轉向諸外廷大臣,道:“你們覺得大殿下說的有沒有道理?”

眾人心裏緩了口氣,這位大殿下沒有說什麽驚人之語,不過是皇帝的私人筆記裏的話。

孫傳庭沉吟著,沒有說話,倒是周應秋傾身,道:“皇上,臣認為,大殿下說得有理。若是總依著過去過日子,不止是子孫不孝,無所作為,時移世易,過去也不能完全套用在現在。”

周應秋說的警惕,只是稍微沾邊。

傅昌宗這個時候已經明白朱栩的意思了,主動開口道:“皇上,臣認為,長城要拆,瓶子要打破,宜早不宜遲。”

他沒有多說,言簡意賅,作為朱栩的舅舅,絕對心腹,他的話,有指向標的意義。

靖王隨即跟上,道:“皇上,臣認為,想要拆掉長城,打破玻璃瓶,首要的,就是教育,這件事,可能需要十年,幾十年的時間。”

汪喬年與靖王向來同進退,又是政院副院長出身,接過話頭,道:“政院多年前就多教本,課綱等進行大幅度修改,完善,但並沒有完全脫離,還有很大改善改善的余地。臣認為,不止於教育,需要對我大明所有的典籍等重新修繕,解注,這些都是一塊塊玻璃,一塊塊轉頭,應當敲碎,重新組……”

這些閣老尚書,基本上都算是朱栩一手提拔,認真挑選,沒有誰會不懂事跳出來,即便心裏有不同想法。

吏部尚書趙晗,是跟著朱栩比較久的了,見此,跟著道:“皇上,吏部這兩年甄選官員,基本上偏向實用能力,對於誇誇其談,活在聖人典籍裏的人,全數擯棄!我大明的官員應該實實在在的為國謀事,為百姓謀福,豈能是官老爺,五谷不分,四體不勤?”

禮部尚書沈珣大為贊同,道:“臣這些年對古籍進行歸類,整理,已經有了初步成果,尤其是一些對我大明上下有重要影響的,聯合翰林院,皇家政院等在逐字逐句的斟酌,編注,以求實事求是,而非空中樓閣,可望不可即……”

工部尚書方孔炤沉吟著,道:“皇上,臣認為,編修聖人經典,事關重大,還需謹慎,徐徐圖之,倒是報紙,臣認為,或可大用。現在凡是讀書人,就沒有不讀報的,可拋出一些話題,由議論而上,再而決……”

刑部尚書鐘陽生,道:“皇上,方法有很多,關鍵是要付諸行動,臣認為,就當前情況而言,宜早不宜遲。”

其他人相繼開口,基本上是揣摩出了朱栩的意思,態度是相當的一致。

朱栩“嗯”了聲,轉向孫傳庭,道:“孫閣老,你有什麽想法?”

孫傳庭道:“臣認為,單單靠教育是不夠的,我大明的傾敗,不只在於思想的頹墮,臣認為,我大明禮法方方面面也有些問題,需要作出改革,皇上今天提出來,臣也請聖諭,臣打算在內閣設置革新司,專門來對我大明的禮法進行檢視,整理出新,合乎我大明現狀,未來的禮法……至於教育方面,臣打算以皇家政院為首,聯合禮部,翰林院等,進行大規模的整修,在三年內,頒布新的成文經典,刊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