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兩面坑

王守正,也就是王陽明,謚號文成,世稱“王文成公”。

朱栩眉頭挑了挑,他絲毫不懷疑這位老先生的功力,他要是罵人,一封信就足以氣死人,更何況令他開口罵人,這個人這輩子估計都出不了門,真的能“羞死於屋內”!

當然,依現在讀書人的個性,最在意“清名”,若是這位德高望重的石梁先生真的寫了罵了,只怕會立刻“以死明志”!

朱栩好整以暇,道:“在下只是奉皇命來詢問石梁先生,既然先生拒絕,在下自然告退,還有許多人要去拜訪。”

陶奭齡見朱栩這就要轉身,突然又開口道:“你從北而來,可見過劉念台?”

劉念台,即劉宗周,念台是劉宗周的別號,人稱“念台先生”。

朱栩腳步一頓,然後道:“念台先生認為‘今多有誤,當與勘正,以正王學,通達後世’。”

陶奭齡臉色頓時陰沉了一分,他與劉宗周的治學理念,思想等都極為沖突,可又都是“王學”的傳人。

他立刻挺了挺胸,目光冷厲道:“老夫決不允許劉念台‘歪曲王學,辱玷文成公於地下’!老夫即可啟程,前往京城!”

朱栩神色不動,目光猶豫一番,道:“在下知石梁先生與念台先生多有不合,且年老體衰,不若就依先前之言,先生盡管遊歷講學,免傷和氣!”

“放肆!”

朱栩話音一落,之前的中年人上前一步,呵斥道:“你認為我師不如劉念台?少年人,小心禍從口出!”

陶奭齡也是眉頭一皺,朱栩的話裏確實暗含了這個意思,他壓著怒氣,沉聲道:“京城老夫是去定了,休得多言!”

說完,轉身就背著手,大步向大門走去。

那中年人又看了眼朱栩,冷笑道:“鹿山書院的人懂什麽治學,蕺山書院陰暗晦澀,憑什麽‘勘正王學’?簡直是笑話!”

蕺山書院,劉宗周常年在此講學,人稱蕺山先生。

中年人轉身,大步跟在陶奭齡身後,嘭的一聲關上了大門。

曹化淳皺眉,道:“皇上,念台先生可沒有答應……”

朱栩嘿嘿一笑,道:“派人去告訴劉宗周,就說陶奭齡會去,你看他去不去?”

曹化淳一怔,旋即嘴角會意,不由得笑了起來。

告訴陶奭齡,劉宗周會去,那陶奭齡肯定不答應,一定會去阻止劉宗周“亂來”。再告訴劉宗周,陶奭齡會去,那作為死對頭的劉宗周肯定不會罷休,一定會去摻和一腳。

本來兩個都不會進京的人,現在肯定會去,且會更加的賣力氣!

這手段,真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朱栩打開手裏的折扇,大步下山,同時道:“辦法朕交給你了,要是漏掉名單上的哪一個,朕就找你算賬!”

“遵旨!”曹化淳連忙應聲。

同時心裏嘆了口氣,這些名士大儒哪一個不是名滿天下,學生如林,哪一個又沒有幾個對頭,學說上的對立。

在這等事情上,誰又能置身事外?

天下名士大儒,只怕要被皇帝一招一網打盡了!

朱栩下了山,上了馬車,又道:“在外廷找個合適的地方,書館要取個好名字,這些老先生年歲都大了,一定要照顧好,不能怠慢,讓沈珣去辦,如果他們要借人,翰林院的人都可以借調,必要的話,多召集些人幫忙,還有,我們是著書,不能毀書,還要,立書要‘基於當前,遙望未來’,要‘中正平和’,不能走極端,嗯,算了,回去後,朕寫個指導條陳,讓禮部那邊盯著,沒有經過朕的允許,任何新撰的書籍不能泄露出去……”

曹化淳默默的記著,皇帝的話有些多,有些亂,尤是如此才說明,皇帝對此無比重視。

待朱栩說完了,曹化淳才應聲,而後才掏出一道奏本,道:“皇上,翰林院正在編修《熹宗實錄》,有些事情,他們拿不準,請示該如何處置?”

朱栩“哦”了聲,接過來看了眼,旋即跟著皺眉,神色躊躇。

天啟在位六年,裏裏外外都是巨變的時候,宮裏涉及到“三大案”,然後是客氏僭越中宮,宮外是黨爭越發激烈,關外又是損兵折將,領土丟失……可以說,除了客氏這件事,其他事情都算是萬歷年間的遺禍,怪不得天啟,可他是皇帝,他又怎麽都繞不過去。

要是將責任推給外廷,他這個皇帝就沒有做出什麽露臉的事情,尤其又面對朱栩肅清內外,這麽鮮明的對比,褒貶都不合適。

朱栩沉吟一聲,道:“功過要分開來看,皇兄呢,不是昏君,是有所作為的,這一點不容忽視或者誹謗。過嘛,也不是沒有,宮闈,黨爭都不宜渲染,但不能只字不提,不然不能警醒後世,告訴他們,功呢,不掩飾,不粉飾。過……春秋筆法吧,點一點,含而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