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變化

十裏亭內,朱栩與秦良玉三人聊了小半個時辰,這才準備入城。

朱栩拉著秦良玉在一個馬車內,向她解釋著京城內的變化,也在闡述著他一系列改革意向,有軍有政,有略有詳。

秦良玉認真的聽著,漸漸的神情露出欽佩之色,贊朱栩有“太祖太宗之風”。

朱栩謙虛之後,又說起遼東之事,尤其是黃太吉,眺望長城之內,表達了擔憂。

秦良玉久在軍旅,也明白建奴騎兵若是繞過山海關的可怕後果。關內是平原,無險可守,騎兵必然是如履平地,那破壞性,將無比可怕,尤其是兵鋒可以直指京師!

秦良玉沒有妄言,一路上,都在朱栩在說,她在認真的聽著,有些事情她是感同身受的,比如軍改,收攏軍權,嚴加練軍,使之猶如臂使,有穩定天下之要效。又比如改革鹽政,使得國庫充盈,四川近年糧餉從未有減少短缺,軍政士氣大增。

這些,都是西南諸省能夠穩定的重要原因。

後面的馬車內,馬祥麟夫婦還都在震驚之中,彼此對視,久久無言。

過了好一陣子,張鳳儀道:“夫君,外面傳言,應該是不可信的吧?”

馬祥麟默然點頭,新皇登基之後,仿佛使性子一般,誰的話也不聽,大力改軍,更使得內閣停擺,樁樁件件,都將他打上了“任性皇帝”的標簽,若是皇帝年紀稍微大一點,怕是“昏君”二字也逃不了了。

可仔細想來,皇帝似乎也沒有其他惡行,不曾有奸臣當道,也不曾有大興土木,禍害百姓,反而是有了遼東大捷,振奮了天下士氣。

馬祥麟心裏轉了一陣,猛的又擡頭道:“母親大人說的對,臣子不言上過,我等盡忠職守,持節守身,方為正理!”

張鳳儀微微屈身,道:“夫君說的是。”

朱栩帶著秦良玉進了京,送他們進了早已經準備好的宅子,敘了一會兒話,這才離開。

秦良玉站在大門之前,望著朱栩的馬車,待馬車消失,又眺望皇宮方向。

馬祥麟站在她邊上,輕聲對著她道:“母親,皇上雖年幼,明事理,通人情,有心胸,克己守禮,禮賢下士,必將是一代明君!”

秦良玉這一路上也頗為震動,籲一口氣,道:“嗯,君明臣忠,自古不變之理。我馬家世代為將,深受皇恩,當馬革裹屍,以死報國!”

馬祥麟張鳳儀連忙抱拳,道:“謹遵母親大人教誨!”

秦良玉進京,起初並沒有多大動靜,隨後,孫承宗宴請,接著是申用懋,孫傳庭,然後英國公張維賢,後來是平王,最後信王也請旨,宴請了秦良玉,仿佛秦良玉短短時間就成了了不得的大人物。

不等朱栩從愕然中醒悟過來,慈寧宮的張太後,仁壽殿的劉太妃也將秦良玉叫進宮,敘話半晌,還留了用膳。

一連好幾天,秦良玉才從復雜的京中關系網中掙脫,出現在參謀部。

巨大的沙盤前,朱栩站在正前方,兩邊分別站著,孫承宗,秦良玉,申用懋,孫傳庭,趙率教,張之極,金國奇等京城的一幹兵將。

朱栩看著這麽多將才帥才濟濟一堂,心裏也是大感振奮,雙手按在邊框上,聽著孫傳庭介紹。

他手裏一根細長木棍,在沙盤上指著道:“前不久,建奴大敗察哈爾部,因此可以繞過錦州到山海關一線,直逼長城。他之前眺望古北口,想必已經有了這樣的打算。從山海關往西,重鎮密集,缺口也不少。這裏不同於山海關,難以全面防守,因此,參謀部的想法,是重點防守幾鎮,故意開幾個缺口,以誘敵!”

這個是孫承宗等人早就商議好的,現在說出來,是給秦良玉,趙率教等人聽的。

秦良玉站在邊上,仔細的看著,也贊同道:“是個好辦法,不過需要擋住建奴騎兵,否則一旦讓他們突破長城,再難想控制他們。”

大明現在沒有有效的克制騎兵的辦法,要是真放他們入了關,就真是狼入羊圈,無可奈何了。

孫傳庭看向朱栩,道:“臣等正在準備安排,一旦確信建奴要繞過山海關,必然以萬全準備,絕不會給建奴深入腹地的機會!”

朱栩點頭,道:“朕已經命錦衣衛加緊探查,今年想必建奴沒有能力再南下,朕擔心的是明年。”

在場的也都點頭,建奴還沒有緩過氣來,想要報復也得是明年。

孫承宗看著沙盤,沉吟著道:“皇上,臣建議,利用這段時間,不妨盡力打造遼東,繞過山海關也只能是一次,關鍵還在遼東。”

孫承宗這句話說到重點上了,建奴想要南下,首選還是遼東,繞過山海關,勞師遠征,只能偷襲一次,並非上策。

秦良玉端詳了半晌,向著朱栩道:“皇上,察哈爾部已敗,蒙古已敗,韃靼無力南下,不妨盡撤山西,大同,宣府,薊州四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