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難得(第2/3頁)

“其實這種事,交給我去實施更合適,你們大概不知道我有多想去遠東,我想親手把最後通牒遞交給清政府,然後親手發射第一枚炮彈,我想親手把那些寄生蟲趕回老家,讓他們為祖先犯下的錯誤付出代價。”李牧的最後一句話,才是李牧真正的心聲,其他的,只是說給阿瑟和洛克菲勒聽,沒有任何意義。

雖然李牧知道,清帝國覆滅後,清國的統治者也已經為祖先犯下的錯誤付出了代價,但是如果讓李牧來,李牧肯定會做的更絕,更徹底,這樣才不枉李牧在這個世上走一遭。

上輩子李牧要參加高考的時候,當時有一個跟李牧關系很好地同學,因為高考的加分,把自己的民族改成了少數民族。

李牧當然很清楚,他那個關系很好地同學,是標準的漢族,往上數八輩都是漢族,和少數民族沒有任何關系,但是就因為高考得加分,李牧的那個同學更改了民族。

悲哀嗎?

當然悲哀!

應該嗎?

站在李牧同學的角度上,應該,甚至如果李牧當時有關系,李牧沒準也會選擇更改,大環境就是這樣,當個人無法改變社會時,那就只能適應社會。

嚴順在返回清國之前,李牧告誡嚴順的第一個問題是,絕對不準提及和“民族”相關的任何口號,哪怕提及民族,會激起漢民心底深處的同仇敵愾,也絕對不準提及。

是的,在李牧的計劃中,以後的華人沒有民族之分,不管是放羊還是種地,不管是住在山裏還是住在平原,不管是愛喝鹹豆腦還是愛喝甜豆腦,以後所有的華人都只能有一個民族,那就是漢民族,除此之外的任何說法,提都不能提,甚至於那些被稱為民族特色的服飾、語言、文字、傳統習慣,也必須進行徹底的、沒有任何更改余地的統一,諸侯用夷禮則夷之,夷而進於中國則中國之,只有習俗上的高度統一,傳統上的高度統一,文化上的高度統一,才能避免以後的各種麻煩。

當然了,要推行徹底的統一,肯定會激起一定程度上的反抗,但是這不是人為地把國民分為三六九等的理由,嚴順回清國之後,也不需要努力爭取少數民族的支持,才能反抗清政府的暴政,短期內的爭議不可避免,但是如果堅持十年、二十年、五十年,那麽所有的爭議都會消失。

“不不不,裏姆,你可以讓裏奧去清國做這些事,但是你不能,你沒有立場,你沒有理由,別忘了你現在是美國人。”阿瑟還沒有來得及說話,洛克菲勒先給李牧警告。

這個警告來的很及時,雖然阿瑟現在是總統,華盛頓可以對李牧的行為進行最大程度的妥協,但是這個妥協並不是無底線的,駿馬集團、李牧、甚至駿馬實驗室都太重要了,美國承受不起這樣的損失,甚至連可能的損失都承受不起。

“好吧,我已經做好了要應付清帝國公使的準備,你想做到什麽程度?只是做生意?我看未必,那麽是推翻清政府?你準備怎麽應付來自歐洲的壓力?”阿瑟關注的問題比較實際,對於李牧來說,讓嚴順回清國只是個玩的比較大的遊戲,但是清國不是古巴,也不是呂宋,那些歐洲國家,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甚至是俄羅斯,都在清國有著巨大的利益,如果嚴順想推翻清政府,那麽這些壓力,是李牧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沒有壓力,歐洲在清國有利益,沒有人否認這一點,不管未來是什麽政府代替清政府,那麽歐洲國家在清國的利益都不會受到波及,以前清政府和歐洲簽署的那些條約,新政府同樣會承認,說不定還會做的更徹底,這有什麽關系呢?對於那些歐洲國家來說,或者說對於我們來說,只是換了個合作夥伴而已,說不定這個新的合作夥伴,還會合作的更徹底,更了解我們的要求,我想不出幹涉的理由。”李牧沒想進行徹底的顛覆,有所得就要有所失,顛補不破的真理。

關於那些清政府以前和列強簽訂的合約,李牧真的沒打算徹底否認,國家的崛起肯定不是一帆風順的,全世界的資源就這麽多,某個國家想要的多一些,其他國家剩下的肯定就會少一些,另一個時空共和國加入世貿組織,還要辛辛苦苦用襯衫換飛機呢,自己沒能力制定遊戲規則,那麽就要按照遊戲規則的要求來,只要歐洲國家不幹涉嚴順就夠了,李牧沒想奢望太多。

幹涉這個事,也是李牧不得不考慮的一個問題。

太平天國運動時期,英國和法國在決定幫助清政府剿滅太平天國之前,也和太平天國進行了前期接觸,也正是這些接觸,讓英國人和法國人了解到,太平天國哪怕推翻了清政府,也不可能維護英國人和法國人的利益,這最終導致了“洋槍隊”的誕生,太平天國遂曇花一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