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審判(第2/3頁)

“有件事我要提醒你,我和約翰來到呂宋,是為了對付荷蘭人的殼牌石油,所以,不管你願不願意,遠東,接下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會處於血腥風之中,考慮一下向海,我更傾向於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而不是通過什麽狗屎的法定程序,有個問題,向海,在你的庇護之下,呂宋的華裔暫時躲過了危機,但是在整個東南亞,還有多少華裔心驚膽顫,夜不能寐,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李牧思考的,肯定比林向海多得多,林向海雖然當上了副總統,當上了議長,思維畢竟還有局限性,李牧就沒有,在遠東,李牧不需要擔心任何情況,任何國家。

聽上去有點自大是吧?

不過這就是事實,以李牧在美國目前的地位,即使李牧闖下滔天大禍,華盛頓也會竭盡所能保護李牧的利益,這和正義無關,資本是決定一切的唯一因素。

李牧所點明的,也是林向海一直以來刻意忽視的問題。

東南亞有多少華人?

這個問題沒有具體答案,十九世紀,不管是英國人還是法國人,又或者是荷蘭人,他們都不關心華裔的生存狀況,在他們眼裏,所有亞洲人都長一個模樣,他們也不願意花大力氣區分那個人是華裔,那個人是日裔,這沒有意義,因為不管是華裔還是日裔,在殖民統治者眼裏,都沒有值得重視的價值。

“遠的,我就不說了,法屬印度支那,英屬馬來西亞,荷屬東印度群島,這些地方,有多少華裔在忍辱負重,你這裏有沒有具體的統計數字?”李牧繼續發難,這不是李牧可以為難林向海,林向海的工作確實有失誤。

好吧,歸根結底,還是階級局限性作祟。

“李牧先生,對於東南亞的華裔,我們也做了很多工作,呂宋立國之後,就派人前往法屬印度支那,英屬馬來西亞,以及荷屬東印度群島進行宣傳,只要持有華裔的身份證明,就可以到呂宋安家落戶,呂宋政府,會保護東南亞所有華裔的安定生活。”林向海也是撞天屈,林向海也曾為東南亞華裔盡心盡力,只可惜就和李牧認識中的一樣,大多數居住在英法荷三國殖民地的華裔,並不相信呂宋能做到這一點。

“之所以會不信,是因為宣傳力度還不夠,或者說,那些華裔還沒有切腹之痛,向海,我有一個提議,派遣小分隊分別潛入法屬印度支那,英屬馬來西亞,以及荷屬東印度群島,在合適的時候,把他們一網打盡,然後把鍋甩給英國人和法國人,等著瞧吧,英國人和法國人才沒有那麽博愛,如果他們表現的更仁慈一些,我相信,很多種植園裏的華裔雇工,都會安於目前的生活,這部分人大概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李牧竭盡所能的煽動林向海,如果這事兒讓李牧去做,估計李牧輕車熟路,不過李牧終究是要返回紐約的,呂宋這邊,終究還是林向海說了算。

“裏姆先生,如果我們向英屬馬來西亞和法屬印度支那滲透,那麽會不會招致英國人和法國人的報復?我崇拜您,這一點毫無疑問,實際上,所有聽說過您事跡的華裔,都會把您當做崇拜對象,您的經歷,成為很多華裔內心深處的信仰支撐,我當然願意解放東南亞所有的華裔,但是,這不現實。”林向海的顧慮還是多,這個問題或許林向海也考慮過很多次,終究,呂宋政府除了一紙不疼不癢的通告,再也沒有任何舉措。

“咱們的認知,在這裏有一個誤區,向海,別擔心英國人和法國人,英屬馬來西亞,法屬印度支那,對於英國和法國來說不過也就是一個原料產地,或許因為地理位置優秀,英國人和法國人現在對他們還比較重視,但這不能改變什麽,你可以先嘗試,我在呂宋,最起碼要待半年,我等著你的好消息。”李牧直接給林向海加擔子,做不好,那就表示林向海沒有培養的價值。

十二月初,紐約已經是冰天雪地,大雪紛飛,但在東南亞,氣候條件還是很不錯的,一大早,李牧就約洛克菲勒和安妮、伊麗莎白參加一個李牧私人舉行的晚宴,這個晚宴不會有呂宋官員參與,這給了李牧和洛克菲勒最大的自由度。

“我已經派人前往荷屬東印度,他們只有一個任務,查清荷蘭人成立的殼牌石油,調查殼牌石油擁有的石油儲量,伺機對殼牌石油的油井和油田進行破壞,裏姆,你是不是也要做點什麽,你可是美孚石油的股東之一,現在,是你要履行職責的時候了。”洛克菲勒急不可耐,一下船就安排對付殼牌石油,看樣子,殼牌石油的確給了洛克菲勒很大壓力。

“得了約翰,別以為我什麽都沒做,你的目標是殼牌石油,而我的目標是東南亞所有的殖民地,所以,你破壞了油井,但是只要荷蘭人願意,他們還會再重新豎起,而我的目標,是東南亞所有的殖民者。”李牧對東南亞的殖民者深惡痛絕,這就是一幫寄生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