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責無旁貸(第2/2頁)

也不算是荒廢,駿馬集團的下屬企業都有個好習慣,不管是實驗室還是工廠,只要有多余的土地,總是會利用起來,種植草坪是最常見的,從其他地方移植過來一些有百年之齡的大樹也不錯,最近這些空閑的土地又被賦予了新用途——種菜。

華人種地的技能可謂是滿點,別管是城市還是鄉村,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總是會想方設法種點蔬菜,一方面起到美化環境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食用,真是一舉兩得。

想想老嚴夫婦剛到河畔鎮時開荒的勁頭,就能理解華人對土地的感情,對於華人來說,任由土地荒廢卻不想辦法利用起來絕對可以和犯罪劃歸同一等級。

駿馬汽車工廠就是這樣,和駿馬集團所有下屬企業一樣,駿馬汽車工廠門前是一個占地面積巨大的廣場,這個廣場是駿馬汽車工廠資產的一部分,廣場周圍全部是商鋪,商鋪後是住宅區,居住的是駿馬汽車工廠裏的工人,感謝駿馬集團的高福利,他們應該算是美國第一批中產階級。

廣場中央是一個前提騰空的駿馬雕像,和駿馬武器工廠的標志一模一樣,這個雕像現在成了駿馬集團的象征,所有駿馬集團的下屬企業都會有這樣一個雕像,這是從駿馬武器工廠延續下來的傳統。

進入駿馬汽車工廠大門,綠樹成行,綠草如茵,連廠房的外墻都好像被刷成了綠色——其實不是,廠房外墻上是爬墻虎,這些爬墻虎是廠區綠化的一部分,有專人負責照顧,所以現在看上去極為茂盛,生長狀況良好。

大門右側是一個超大型的停車場,原本是要停放待提的汽車,但限於駿馬汽車工廠的產量,現在停車場上只停了十幾輛汽車,看上去淒慘無比。

就這十幾輛汽車,估計兩三天之內就會被人提走,到時候停車場又將空空蕩蕩,這實在是個幸福的煩惱。

李牧來工廠沒有和任何人打招呼,但懸掛R-LEE車牌的幻影汽車剛剛駛入廣場,汽車工廠的負責人尼古拉斯·羅素就匆忙趕到工廠大門口迎接李牧。

關於車牌,政府現在還沒有有關這方面的硬性規定,李牧之所以在車前懸掛一個車牌,純粹是因為習慣使然。

尼古拉斯·羅素是華人,他本名就叫羅素,來到美國之後改名為尼古拉斯·羅素。

羅素以前在清帝國是鐵匠,在制造鐵器方面很有心得,駿馬汽車工廠成立後,羅素憑借過硬的本領,被李牧任命為駿馬汽車工廠負責人。

別問一個鐵匠為什麽能成為一家工廠的負責人,在一個醫生能發明機槍,鐘表匠能發明電燈的年代,一切皆有可能。

三十平方公裏大的工廠,要是走路能把人累死,所以李牧沒有下車的意思,而是讓羅素也上車,在車上為李牧介紹駿馬汽車工廠的情況。

“——駿馬汽車工廠現在有一千六百名正式員工,不過熟練工人的數量嚴重不足,我們現在只有四條生產線,但這些生產線開工嚴重不足,制約產量的主要原因不僅僅是熟練工人不足,零件的供應也跟不上,甚至零件才是制約產量的最大因素,比如汽車輪胎,我們的原料要從遠東進口,輪胎工廠的產量上不來,汽車工廠就沒辦法提高產量——”提到產量,羅素也是一臉無奈。

駿馬汽車工廠現在最大的不足是配套設施工廠,畢竟一輛汽車上有數萬個零部件,想全部依靠駿馬汽車工廠自己解決並不現實,但現在的問題是市場上並沒有配套設施工廠,所以駿馬汽車工廠不僅是組裝工廠,同時也是零部件生產廠,這也就為什麽能夠理解,為什麽駿馬汽車工廠現在已經成立將近一年之久,但產量始終就是這麽點。

“配套工廠可以組織向社會招標,範德比爾特家族不是也想生產汽車嘛,告訴他們,如果他們向從我們這裏購買零件,那麽他們也應該承擔相應的義務,把一些不重要的零部件讓他們生產,我們可以共享資源。”換做以前,李牧根本不會管這種事,但現在不管不行,華盛頓的大佬們點名要汽車,李牧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