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永樂大典(第2/2頁)

代表科尼利爾斯·範德比爾特來找李牧的是科尼利爾斯的大兒子威廉·亨利·範德比爾特,威廉今年五十一歲,長得很有個性,和這個時代的所有美國人一樣,威廉也在自己的胡子上做文章,他腮幫子上的胡子就像是兩把大蒲扇,鼻子下和下巴上卻是幹幹凈凈,再加上原本就有點禿頂,很容易讓人忽視他面部的唯一優點——筆挺的鷹鉤鼻。

這也是威廉和科尼利爾斯唯一相似的地方。

雖然威廉年齡比李牧大得多,現在已經是哈林鐵路和哈得遜鐵路的副總經理,並被認定為範德比爾特家族的下一任掌門人,但威廉並沒有輕視李牧,前來拜訪李牧的時候,威廉攜帶了一件特殊的禮物——1200冊《永樂大典》的副本。

於是李牧和威廉之間的話題就從《永樂大典》開始。

“《永樂大典》——怎麽說呢,如果這個世界上有百科全書的話,那麽《永樂大典》是唯一一部能用這個詞形容的巨著,只可惜《永樂大典》的正本已經消失不見,而副本也命運多戕,你知道嗎,這裏只有一千多冊,而原本的《永樂大典》一共有一萬一千多冊——”李牧撫摸著碼得整整齊齊的殘本,說不上是喜是怒,只有淡淡的悲哀。

就像李牧說的一樣,《永樂大典》確實是命運多戕,《永樂大典》修成之後不久,正本就消失不見,副本則收藏在明京師的皇史宬,也就是皇家档案館。

結果在乾隆年間修訂《四庫全書》的時候,一萬一千多冊的《永樂大典》意外只剩下八千多冊,時人異口同聲認定是明朝的官吏偷懶,抄寫副本的時候沒抄完,所以才會只剩下八千多冊。

對於這種理由,實在是不敢苟同,先不說封建帝王時代的律法有多殘酷,偷懶的後果是什麽,難道主持的官員不知道這件事的意義嗎?這是一件能讓他們青史留名的事,就算是下面的官吏會偷懶,難道主持的官員也會偷懶?

呵呵,某族為了遮掩那點不要臉的事已經無所不用其極,真當天下人都是傻子。

“沒錯,清帝國確實具有輝煌的歷史。”威廉同意李牧的說法。

“不不不,清帝國不能代表華人,華人的歷史裏從來沒有金錢鼠尾巴,每一個民族都有遭受苦難的時候,白宮曾經被英國人焚燒過,倫敦也曾經遭到過荷蘭人的炮擊,這都很正常。”李牧不動聲色捧了威廉一把。

在第二次英荷戰爭中,荷蘭人偷襲倫敦港,還俘虜了英國海軍的旗艦,那是荷蘭軍事最輝煌的時期。

威廉就是荷蘭人。

“呵呵呵,沒錯,我相信每一個強大的民族都有自己的傳承,他們終究會恢復自身的榮光,就像這些《永樂大典》的殘本,我相信正本終有一天能重見天日。”威廉對李牧的話感覺很受用,花花轎子人人擡嘛,你好我好大家好。

“說說古巴吧,我們已經在古巴取得了成功,可以預見,古巴的未來將會走向輝煌,那麽在這個過程中,範德比爾特家族準備扮演什麽樣的角色呢?”李牧回歸正題。

“所有我們能參與的一切,裏姆,可能你不知道,在你委托摩根家族出售的1800萬美元古巴國債中,其中有六百萬美元屬於範德比爾特家族,所以範德比爾特家族早就已經參與到這場戰爭中,而且參與程度比你想象中的還要深。”威廉表現出來的誠意令人動容。

科尼利爾斯確實是天才,早在經營航運業的時候,科尼利爾斯就開始涉足金融業,轉到鐵路業之後,科尼利爾斯更是在華爾街大展拳腳,範德比爾特家族持有的哈林鐵路、哈德遜鐵路以及紐約中央鐵路,都是通過股市的運作,才成為範德比爾特家族的家族財富,所以範德比爾特家族遠比李牧認識中的更強大。

“那好吧,我正式邀請範德比爾特家族加入到古巴的重建工作中,希望我們能合作愉快。”李牧不再猶豫,就目前來說,範德比爾特家族是李牧最好的合作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