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使命召喚(第2/2頁)

“老兵也不行,他們剛剛經歷過一場血戰,一千多人只剩下不到兩百,你難道非要把他們全部打光了才甘心?”李牧更不同意,老兵都是李牧心中的班底,這些人更不能拿去當炮灰。

“裏姆,這是戰爭,誰都不能置身事外。”馬漢對事不對人,倒也不是故意針對李牧。

“阿爾弗雷德,這是古巴人的戰爭,不是我們美國人的,所以你要糾正你的思想。”李牧給馬漢扣大帽子,提醒馬漢不要入戲太深。

“難道那些華人不是古巴人?”馬漢終於找到李牧話裏的漏洞。

“不是,他們都已經加入了美國國籍,他們現在是美利堅公民。”李牧斷然否認,有阿瑟在紐約,紐約移民局就和李牧家開的差不多,區區幾張入籍申請,不要太簡單。

“裏姆,你這又何必——”李牧都已經做到這個份上,馬漢也是無話可說。

“阿爾弗雷德,我們的目標是關塔那摩,是古巴境內的礦產資源,我問你一個問題,難道我們不依靠本地人,就能把這些地盤和資源牢牢地控制在咱們自己手上嗎?”李牧也推心置腹,至少在國家利益上,李牧和馬漢之間並沒有沖突。

“但是喬治怎麽辦?你要知道他面對著五萬名敵人,而且缺少彈藥,沒有重型火力,喬治能不能頂住西班牙人?如果不能,我們現在說這些又有什麽意義?”馬漢把話題繞回原點。

“誰說喬治頂不住西班牙人?”李牧想要達到目的,就要先幫助喬治過了這一關。

其實雖然是不通軍事,但身為一名華人,李牧耳濡目染的軍事知識還是不少,畢竟每個男人心中都有一個軍人夢,所以雖然李牧的軍事知識少得可憐,在二十一世紀甚至可以用軍盲來形容,但在這個時代,李牧隨便挑幾樣東西,就已經足夠裏面拿出來唬人。

比如——塹壕戰!

其實從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塹壕戰就已經成為野戰的主要方式,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塹壕戰終於發展到頂峰;又比如和塹壕戰一起發展起來的土木工程作業,這種技術在日俄戰爭中初現端倪,但直到解放戰爭時期仍然不過時。

李牧不用拿出來太多,隨便找個一兩樣,就足夠幫助喬治·杜威戰勝西班牙人。

馬漢可不知道李牧有這種能力,聽李牧說得輕松,馬漢勃然變色:“裏姆戰爭不是兒戲,想打贏一場戰爭可不容易。”

不是遊戲?

李牧上輩子作為一個宅男,玩過的戰爭遊戲不要太多,只說一個《使命召喚》系列,幾乎已經包括了近代戰爭的所有戰鬥方式。

於是李牧就和馬漢進行了一場《曹劌論戰》,結果不用多說,然後就有了喬治·杜威的“W”型陣地,以及後來的防空洞、交通壕等等。

李牧為喬治·杜威做得工作不僅僅是這點,在上一次李牧往斯普林菲爾德發送的電報中,“重機槍”作為亟需的軍事物資赫然在列,在這一次的物資支援中,十挺重機槍會為喬治·杜威對抗西班牙人提供最好的助力。

提起重機槍,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馬克沁重機槍,其實不是,早在1861年的南北戰爭期間,理查·喬登·加特林就發明了第一種重機槍,應該令很多槍械大師感到慚愧的是,人家理查·喬登·加特林只是個醫生而已。

南北戰爭時期加特林是一個軍醫,某天加特林在醫治傷員時,腦子裏閃過一個念頭:假如少數士兵使用速射武器,能夠對付一個步兵團,那麽己方就不會造成這麽大的傷亡了。

於是就有了全世界第一挺重機槍,怎麽樣,讓那些整天叫囂沒有專業知識就無法完成相關設計的家夥看到,是不是感覺臉挺疼——

南北戰爭後,很多“戰爭觀察員”一致確認,重機槍將會在未來的戰場上發揮更大的作用,於是英國人於三年前在英格蘭建設工廠生產加特林,沙俄政府也購買了加特林機槍的相關專利,並將其更名為戈洛夫機槍。

李牧已經研發出來無煙火藥,所以重機槍將會在李牧手中發揚光大,因此李牧早早就派人去找加特林,購買下專利使用權,這十挺加特林是駿馬武器公司的第一批產品。

嗯嗯,對於駿馬武器公司來說,古巴就是個最好的試驗場,駿馬武器公司研發出來的所有武器都可以在這個試驗場裏得到驗證,李牧的研究團隊可以在實際應用中發現某些不足,然後做出改進。

這或許是這場戰爭對於李牧來說的最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