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血本無歸(第2/2頁)

“法國和古巴畢竟不同——”摩根也很精明,一下子就抓住問題核心。

當然不一樣了,法國人雖然在普法戰爭中失敗,但德國人不可能一口吞掉法國,古巴則不一樣,看上去古巴已經奄奄一息,所以法國的債券勉強算是優質資產,而古巴的債券,分分鐘就可能變成廢紙。

“從風險角度上來說都是一樣的,聖誕節前誰都想買北太平洋鐵路公司的債券,但現在那些債券就是廢紙,傑·庫克說不定明天就會從倫敦最高的樓上跳下來。”李牧舉例說明。

就在聖誕節前,傑·庫克還是華爾街的金融寡頭之一,傑·庫克的公司承銷了北太平洋鐵路公司一億美元的債券,這本來是筆好生意,但現在卻成了燙手山芋。

其實這個事吧,和李牧也有一定關系,甚至可以說正是因為李牧,傑·庫克才會落到今天這般田地。

莫比利爾信用公司就持有北太平洋鐵路公司大量的債券,李牧扳倒艾米斯之後,這件事雖然是不了了之,但艾米斯曾經指使莫比利爾信用公司使用北太平洋鐵路公司的債券賄賂國會議員這件事卻已經是人盡皆知。

這無疑是一個大醜聞,到目前為止,這件事還在繼續發酵,北太平洋鐵路公司的總經理已經被迫辭職,傳言北太平洋鐵路公司面臨分拆,在這種情況下,北太平洋鐵路公司的債券也就無人問津。

當然了,這個經濟低迷的大環境也有關系,李牧扳倒艾米斯,只算是一個導火索。

傑·庫克也是悲催,手裏拿著大把債券,在美國賣不掉就去了歐洲,但估計前景也不樂觀,倫敦金融市場和紐約金融市場是穿一條褲子的,傑·庫克在美國賣不掉,去了歐洲一樣沒希望。

李牧不可憐傑·庫克,雖然李牧不殺傑·庫克,傑·庫克卻因李牧而死,但這個時代的金融寡頭基本上都是有原罪的,一起拉出去全部斃了可能有類似摩根這樣是冤枉的,隔一個斃一個肯定有漏網的。

漏網的還不少。

“你如果把利息調高到百分之十,我可以幫你賣掉——兩百萬的債券。”摩根開出價碼。

其實所謂的“風險”全都是借口,如果摩根對古巴債券不感興趣,那摩根根本不會來斯普林菲爾德,摩根的時間也是很寶貴的,雖然沒到一起吃飯都要拍賣的程度,但摩根也不會隨便和人共進晚餐。

“百分之八,最少一千萬美元,我可以購買兩百萬美元的法國債券。”李牧也給出價碼。

很不錯的一個開始,至少李牧和摩根有合作意向,這是個好開始。

類似這種談判,其實也是曠日持久,一般來說李牧和摩根應該各組建一個談判團隊,然後讓談判團隊去談,李牧和摩根等著最後簽字就行了。

不過現在情況有點特殊,李牧四月份就要去古巴,沒太多時間和摩根墨跡,所以李牧就親自上陣,哪怕吃點虧也認了。

其實吃什麽虧哦,虧都讓那些不明就裏的投資人吃光了,李牧等著拿錢就好。

僅僅用了半個小時,李牧和摩根就達成協議,李牧購買五百萬美元的法國國債,保證最少持有這些國債兩年時間;摩根負責包銷價值八百萬美元的古巴國債,利息為百分之九,兩年後開始兌現。

為了保證李牧有支付能力,李牧壓上了無煙火藥的專利,如果兩年後李牧無法兌現,那麽無煙火藥的專利將會自動歸屬摩根商行所有。

這筆生意還是很劃算的,一個專利賣八百萬美元,估計這是有史以來最貴的專利。

簽訂了合同之後,摩根態度積極許多:“為了保證投資人的投資不出現問題,所以摩根商行要派人跟你一起前往古巴,這一點裏姆你不介意吧。”

說實話,李牧現在的名聲還算不壞,雖然扳倒艾米斯的過程有點不光彩,但李牧同時還頂著一個“發明家”的光環,這位李牧增分不少,如果不是因為這個,估計摩根不會答應的這麽痛快。

“當然,我們四月份從紐約出發,如果你派的人對你來說比較重要,那你最好給他多找幾個保鏢。”李牧終於心滿意足。

和摩根簽訂了這份合同,李牧等於是把半個美國的金融界都綁在自己的戰車上,如果這些投資人不想看到他們的投資打水漂,那麽他們最好支持李牧,否則李牧不介意讓他們血本無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