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5章 上位者的心思(第2/3頁)

錢楓林心有不甘道:“王爺,士紳只是讀書人的代表,沒有了他們,還有無數沒有功名的讀書人啊,難道用他們不行嗎?”

陳越嘆道:“也不是不行,可是這些人沒有任何經驗,讓他們當官得重頭培養,太耽擱時間。”

錢楓林頓時默然,他也出身士紳,自然知道陳越說的是對的。天下的秀才童生也是讀書人,可這些人全都苦心科舉,根本沒心學習四書五經意外的知識,更對治理政務一竅不通。這些人做些文書或賬房先生也許能夠勝任,讓他們管理一縣甚至一府政務實在力有不逮。

而歷經浩劫之後,天下的士紳便以東南最多,若是把這些士紳全都打倒,恐怕真如陳越所說,新的朝廷會陷入無人可用的境地。

“士紳,進而朝堂,退為士紳,都有著治理地方的經歷。這些人用好了,會對咱們的大業很有裨益。而他們代表著很大的力量,全部打倒也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楓林兄,您也知道,士紳們在地方的勢力有多龐大,對地方百姓來說,很多人眼裏只有經常見到的士紳老爺,並無官府存在。一旦天下的士紳處於絕望群起反對本王,若是他們再擁立朱家的宗室藩王,會給咱們造成多大麻煩?現在東南的士紳受到了極大的打擊,他們的力量已經削弱到了極限,錢謙益為代表的官員已經給本王寫信以示臣服。既然如此,放過他們一碼也無不可。此時,咱們正可以借機收攏士紳人心,讓他們為我所用。”陳越輕輕說著自己的打算。

錢楓林臉上卻是一臉的苦澀,他能理解陳越的意思,但也知道收攏士紳的同時,必然有一部分人要遭殃,而要遭殃的自然是叛軍了。

要收攏士紳,自然要給士紳一個交代。雖然在明眼人眼中,叛軍是齊王一系背後操縱,而畢竟一直沒有擺到明面。現在錢謙益等東林黨士紳決定向齊王陳越投誠,而陳越也打算接受他們的投誠,那麽就必須給他們一個說得過去的交代,這才是陳越讓錢楓林把所有叛軍都撤到寧波沿海的理由。

按照錢楓林的計劃,叛軍就地改編為民為軍,分的田地還歸叛軍自己所有,那在受害的士紳眼中,和以前有什麽兩樣?他們心裏又豈會舒服。

只有叛軍全部被從眼前趕走,再殺掉一批罪大惡極者,恐怕才能給士紳們出一口惡氣。

可是這樣一來,自己曾經的許諾豈不是全部作廢?又讓自己該如何對對叛軍去說?錢楓林的心情沉重至極。

“王爺,能不能再考慮一下,畢竟屬下曾經有過承諾。”錢楓林艱難的道。

陳越安慰道:“本王知道你的承諾,放心,本王也不會讓你食言。士紳們雖然會恢復以往的地位,但他們接受投獻的土地不會再還給他們,而是會用來安置遣散回鄉的叛軍流民。福建浙江蘇松常等地經歷了這一番浩劫,有著眾多無主之地,本王會派人一一登記在冊,用以安置分發,同時把所有土地重新丈量,借機從士紳手中奪回他們霸占的田地。然後會推行士紳一體納稅,這樣用不了多久,南方各省便會恢復。”

聽陳越如此說,錢楓林的心才稍微輕松了一些,“王爺英明!”

陳越點點頭:“你這就回去,按照計劃行事吧。我近期必須到南京,咱們的計劃要盡快進行。”

“是,王爺!”

一年多來,錢楓林獨自負責南方,權力實在太大,叛軍十多萬人,更是讓陳越心驚。若是按照錢楓林的建議,把叛軍就地整編納入齊王體系,那這十多萬人形成的龐大實力以後將都是錢楓林的班底,如此,在齊王一系之中,還有誰能和錢楓林抗衡?而這才是陳越否決錢楓林提議的最大原因。

……

陳越率領大軍渡過長江到達鎮江的第三日,便率領軍隊向叛軍展開了進攻。

面對聞名天下的北伐強軍進攻,叛軍也不甘示弱,調兵遣將組織了多達五萬的軍隊,在常州府境內迎戰順著運河攻來的北伐軍。

然而叛軍終歸是一群烏合之眾,根本無法和驅逐滿跶的北伐強軍相比,在武進城西三十裏兩軍相遇,只是經過一個時辰的戰鬥,便以叛軍的潰敗而告終,叛軍丟下了上千具屍體狼狽逃竄。

陳越派出數路軍隊追殺,直把叛軍殺得潰不成軍,向著蘇州府內逃竄。

危急時刻,叛軍首領艾能奇親自露面,召回無錫松江攻城略地的叛軍企圖在蘇州境內和北伐軍決戰。而陳越則帶兵緩緩進逼,給了叛軍充分調兵遣將的時間。

吳縣,進入江東的叛軍大部分集結在此,兵力多達十萬之多,光是太湖的船只便有數百多艘。

看著叛軍連綿數十裏的營寨,聽著哨探稟告的叛軍情形,便是陳越也暗暗心驚。這股叛軍的力量太過龐大,而且並不完全受自己控制,若是不小心處理,產生的後果將出乎意料的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