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4章 鎮江(第2/3頁)

想到這裏,吳孟明嘆道:“現在我也分不清事情對錯。陳越,我只是想問問你,若是你到了南京,掌握了軍政大權,你會如何對待陛下,你是不是會篡奪大明的社稷?”

按說,這種話根本不適宜直接問出,可吳孟明就想直接問陳越,他不想勾心鬥角,也不想再耍弄陰謀。

陳越聞言大怒:“吳叔,你把我當做什麽人?難道在你心裏,我真的是個謀朝篡位的亂臣賊子不成?”

吳孟明卻不為所動,繼續逼道:“陳越,請你回答我剛才的問題。”

陳越道:“不會!我可以對天舉誓:只要陛下他活著,他便是我大明唯一的帝王,我陳越這一生,絕不會當皇帝,絕不會謀奪大明的社稷!”

吳孟明嘆了口氣:“如此,我就明白了。”是明白了,吳孟明心裏清楚,陳越沒有必要謀朝篡位。只要他到達南京,便能掌控朝廷大權,當不當皇帝又有什麽區別?而且,大明的皇位最終還是傳給陳越的兒子,他又有什麽篡位的必要?

清楚歸清楚,聽陳越親口許諾,吳孟明才徹底放下心來。

見終於使得吳孟明氣順,陳越也松了一口氣。實在是吳孟明的地位太過重要。

吳孟明現在可以說是崇禎最信任之人,又是江北總督封疆大吏。且不說其手下五六萬軍隊,便是江北總督的位置,有了他的歸順,對以後的大業幫助實在很大。江北總督,控制著鳳陽揚州淮安三府,有了吳孟明的歸順陳就能和山東連成一片,從此整個江北都是自己的。對推行下一步的計劃實在重要。

吳孟明親自前來,陳越再不遲疑,立刻帶領大軍向揚州進發。

靠著淮鹽和漕運,揚州之富富甲天下,滿跶入關之後,漕運斷絕,揚州有些沒落。而現在北方收復,需要從南方運送大量糧食物質,揚州作為運河重鎮,城外運河裏的帆船再一次多了起來,有恢復昔日鼎盛時的情形。

陳越曾作為江北總督,在揚州呆了整整一年時間。一年內,他整肅了鹽商,改革了鹽政,使得每年鹽稅倍增,現在朝廷還在受益。同樣在揚州,陳越以五萬新軍力敵多鐸十萬大軍,並使出了水攻之策,挖開洪澤湖的大堤,淹沒了多鐸十萬大軍,扭轉了大明不利的局勢,成為拯救揚州拯救大明的英雄。

所以,雖然離開揚州數年,陳越在揚州百姓心中威望依然十分之高,聞聽他帶軍到來,揚州百姓紛紛出城相迎,一時間出城迎接的百姓竟然有數萬之多,城門外運河畔密密麻麻到處都是人頭。

見到這種情況,便是吳孟明也是心驚不已。陳越在揚州只是呆了一年,威望卻比自己這個當了三年的江北總督還要高。若是真的選擇舉兵和陳越相抗,這揚州的軍民幫誰還為未可知?

有吳孟明在,大軍的糧食補給自然不用發愁。吳孟明征調了大量的船只民夫,用船隊運送大軍前往瓜州。

“在鎮江還有我的一萬江北軍,齊王你需不需要我跟著前往鎮江?”臨離開揚州之前,吳孟明問道。

“大軍出征需要糧食,江東殘破,恐怕無力支應。吳叔您還是坐鎮揚州為大軍搞好後勤為好,戰場廝殺的事情便交給小侄吧。”陳越笑道。吳孟明官職是江北總督,並不比陳越小,若是跟著軍中,到時不好處理兩人的關系,軍中兩個主將,到時軍隊到底聽誰的?

吳孟明點點頭:“我這就寫一封手令,鎮江一萬軍隊悉數歸於你的手下。”

陳越笑著謝過。叛軍都是自己人,根本不用打什麽仗,有沒有吳孟明這兩萬人關系意義不大。

大軍離開揚州沿著運河水陸並進,一日間便到了瓜州。而瓜州的對面便是鎮江,正是由吳孟明一萬大軍鎮守。

這段時間來,叛軍大舉進擊,江東四府的明軍被打的節節敗退,接連丟城失地。南京朝廷整天爭論不休,卻籌集不出餉銀,以至於京營兵遲遲無法出兵平叛。

錢謙益等人還指望著揚州的吳孟明能夠出兵江南,幫著他們對付叛軍,誰料到即便崇禎下了聖旨,吳孟明也只是派出了一萬軍隊占據了鎮江而已,而到了鎮江以後,江北軍再不肯離開鎮江一步,吳孟明更沒有增兵的打算。

錢謙益等東林黨人也曾派人前往揚州勸說,許出種種好處,吳孟明卻一直在敷衍著。而東林黨人也拿吳孟明完全沒有辦法。彈劾吳孟明,人家已經按照聖旨出兵江南。彈劾人家作戰不利,吳孟明說了,叛軍勢大需要小心從事。

所以,直到陳越帶兵南返,江北軍一直守在鎮江不出。

到達瓜州之後,了解了對岸的形勢,陳越便下令大軍渡過長江。數百艘江船來往於瓜州鎮江之間,半天的功夫便把兩萬大軍運到了江南。

陳越於城中立下了帥帳,便開始聚將,輕易便收攏了一萬江北軍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