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重甲步兵(第2/3頁)

趁著騎兵攻擊明軍炮兵陣地炮火停歇,石廷柱指揮著一萬八旗兵迅速向前,對明軍展開反擊。

明清兩軍的遠程兵率先開火,火銃聲響成一片,每時每刻都有士兵被火銃射殺。雖然不如明軍裝備火器數量多,但八旗兵中也擁有大量火器,每十個八旗兵就有兩個火銃兵。

然而和明軍相比,清軍火銃數量和質量都遠遠不如。不過火銃不行弓箭來補,八旗兵幾乎人人善射,箭矢如同雨點一般向著明軍陣列飛去。

明軍陣中,第一排便是刀盾手,木制巨盾外面包著鐵片,插在地上足有胸口高,盾牌緊緊挨在一起,抵擋著來自正面的箭矢。盾牌後面便是火銃兵,把銃口架在盾牌上,沖著清軍陣列方向紛紛開火。一輪射罷立刻拿著火銃後撤,第二排的火銃兵立刻上前繼續射擊。

然而當面的盾牌擋不住從天而降的箭矢,在清軍弓箭的仰射下,不時有火銃兵中箭栽倒在地。為了裝填火藥時動作靈活性,火銃兵並未著重甲,只是人人一件鴛鴦戰襖,襖子內裏襯著鐵片,遮擋流矢勉強可以,面對八旗兵近距離的攢射根本擋不住。

不過只要不知要害中箭,鴛鴦戰襖遮擋後不至於重傷,很多士兵中了箭後絲毫沒有察覺,依然在繼續戰鬥。

擔架兵在陣中迅速行進著,把中箭的士兵放在擔架上,再迅速的向陣後跑去,對很多中箭的士兵來說,只要醫治及時,拔出箭矢止血,養個一段時間還能繼續戰鬥。

弓箭和火銃哪個厲害?這一直都有爭論,總的來說,弓箭的射程要比火銃更遠,近距離的射擊火銃比弓箭破甲能力更強。因為對這個年代的火銃來說,使用的都是圓形的彈丸,受到空氣的阻力較大,隨著飛出銃口,攜帶的動量迅速衰減,三十步內精度還行能破開一般鎧甲,超過三十步破甲能力急速下降。

而弓箭的射程和射速都要好於火銃,可問題是,弓箭兵很難培養,需要長時間的訓練,和職業軍人八旗兵相比,明軍士兵大部分都是征召的農夫,讓他們用弓箭根本不行,只能使用火器。

所以,在和清軍對射中,事實上明軍沒有占什麽便宜,傷亡的人數要比八旗兵更多。可是明軍人多啊,又有火炮相助。眼看著清軍騎兵被趕走,陳大牛帶著炮兵又回了陣地,正在收拾火炮繼續開火。

眼看著己方騎兵敗退,石廷柱便知道不好,不能在和明軍對射了,必須要發揮八旗兵肉搏能力無敵的優勢才能徹底擊敗明軍,於是一聲令下,千余身著重甲的八旗兵出陣向著明軍攻去。

這些重甲步兵都是八旗中的精銳,人人身材魁梧、體格雄壯,身穿三層鎧甲依然行動如飛。

出擊的八旗兵立刻引起了明軍的注意,所有火銃兵調轉方向,向著出擊的八旗兵開火。

然而一輪火銃過後,硝煙散去,明軍士兵震驚的看到,出擊的八旗兵並未倒下多少,依然速度不減的猛沖過來。

三層鎧甲,二十步外便是火銃也無法射穿。

“砰砰砰……”連綿不絕的火銃聲陣陣,硝煙彌漫在陣地上空,而隨著八旗兵的迅速接近,終於進入了火銃射殺範圍,大量的八旗兵重甲步兵開始摔倒,然而出擊的八旗兵卻完全不顧傷亡,勇猛的沖擊著。

短短的二十步距離,足足三四百八旗重甲步兵倒在了火銃之下。

“火銃兵後退,長槍兵上前!”眼看著八旗兵沖到十步以內,用不了幾息便會和火銃兵接觸,雖然說距離越近火銃對其殺傷力越大,可是若是他們沖過來對火銃兵就是一場災難,負責前方指揮的副將楊小磊立刻高聲喝道。

隨著楊小磊的命令,火銃兵抓起火銃迅速後撤,後排的槍兵則從火銃兵之間縫隙迅速上前,終於趕在清軍攻來之前把長槍架在盾牌之上。平日裏無數次的訓練,使得這種陣型變換非常之快,火銃兵和槍兵之間配合嫻熟無比。

就在陣線剛剛完成之時,八旗重甲步兵已經狠狠的殺了過來。

這些重甲步兵人人穿著三重鎧甲,如同坦克一般撞在陣線上,人人手中揮舞著狼牙棒、鐵錘等重武器。明軍長槍手向前疾刺,槍尖刺入八旗兵身上卻無法破開盔甲防禦,而八旗重甲兵狼牙棒舞動間,長槍槍杆便被砸斷,再砸時,盾牌被砸的搖搖欲墜,盾牌後面的士兵被震動的口吐鮮血,拼命用全身的力氣撐住盾牌。

勇猛,不可思議的勇猛,戰力及其驚人,短暫的碰撞之後,數處盾牌被砸開,八旗兵已經沖入明軍方陣之中,手中重武器快速舞動著,一個又一個的明軍被砸的口吐鮮血摔倒在地。一個個八旗重甲兵,就如同一頭頭渾身覆蓋硬殼的豪豬,在陣中橫沖直撞。

“頂住,頂住!”楊小磊眼睛都紅了,聲嘶力竭的嚎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