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章 初戰(第2/3頁)

“李先生,咱們耗費這樣大的力氣挖掘壕溝,是不是太麻煩了。清軍也就四千人,用得著這麽費事嗎?”一開始對李彥直提出挖壕溝圍困寧遠城的做法,吳平很是不解。

“挖壕溝不是僅僅要對付山海關的援軍。”李彥直解釋道,“山海關的軍隊也就四千人,咱們怎麽也能對付的了他們。可是吳總兵,山海關之敵只不過是小敵,您想過沒有。若是清兵在聊城被王爺擊敗,其必然在北京立不住腳,肯定要逃回關外老家。從山海關走遼西走廊是前往關外最便捷的通道,道路平坦利於同行。而只要寧遠在咱們手中,這條路便算是斷了。所以為了逃回關外老家,清兵必然會瘋狂對寧遠發起進攻,試圖打通這條道路!”

“可是,他們也可以選擇翻越山脈繞到蒙古去關外啊。”吳平皺眉道。

“繞道蒙古當然可以,可是那條路山巒起伏太過艱難,人過去可以,在後有追兵的情況下運送物質就難了。清軍即便要逃走,也舍不得搶劫而來的大量的財富,他們走之前肯定會試圖把北京城搬空。只要咱們卡住寧遠這點,滿清朝廷就休想得逞!就讓他們翻越群山從蒙古滾回老家吧!”李彥直冷然道。

……

穆爾察很郁悶,他帶著四千軍隊出了山海關一路往東。第一天還好一些,等到了第二天,竟然發現沿途空蕩蕩的,所過之處空無一人。

村寨堡壘中的百姓不見了蹤影,到處冒著青煙,那是很多村寨被焚燒尚未熄滅的余跡。

停駐休息做飯的時候,竟然發現村寨中的水井被填死,重新挖井太過浪費時間,不得不忍著饑渴吃著幹糧。

於是,在接下來休息的時候,穆爾察會選擇在河畔休息。

好在遼西這地河流不少,有著眾多的河流發源自西北部群山之中,蜿蜒流過遼西走廊流入渤海之中。

穆爾察軍中有著一千騎兵,大量的哨探被派出查探各處情況,於是穆爾察知道,從海邊一直到西北群山,都是這樣,無數的村落被明軍搶掠一空,百姓被抓捕不知道到了什麽地方。而從三山營堡壘一直到寧遠城,恐怕都是這種情況!

好在,穆爾察隨軍攜帶著一些糧食,足夠軍隊十來日所用,暫時不需要補給。

而有十日的時間,足以擊敗這支可惡的明軍,進入寧遠城中!騎兵哨探回報,除了靠近海邊的黑莊窩堡中發現了一支明軍,在其他各處並未再發現明軍的蹤跡。

要不要進攻黑莊窩堡呢?穆爾察稍加思索以後,放棄進攻這支明軍的想法。因為他知道,明軍有著堡壘可以駐守,他這支軍隊沒有火炮也沒有其他攻城武器,想攻破堡壘不是短時間所能做到。

現在最重要的是盡快抵達寧遠城,擊敗城外的明軍守住寧遠。可是,對黑莊窩堡的這支明軍也不能置之不理,因為穆爾察知道,山海關五千軍隊他帶走了四千,兵力十分空虛,也不知道北京的援軍能不能及時趕到。若是這支明軍突襲山海關的話,會非常的麻煩。

所以,穆爾察留下了三百騎兵,在一個牛錄的帶領下逼近黑莊窩堡,監視這支明軍。

穆爾察軍中有著三千步兵,還有著一些糧食輜重,行軍不可能太快,一日四五十裏已經是極限,所以他給牛錄的命令,是監視黑莊窩堡兩天時間,兩天後快速向寧遠行軍,應該能在寧遠和主力會師。

而有了兩天的時間,朝廷的援軍肯定到了山海關。

牛錄領命帶著三百騎兵向黑莊窩堡方向而去,穆爾察帶著大隊繼續前行。

因為村寨堡壘的水井都被明軍填上,穆爾察不得不選擇在河流處露天宿營,好在不知為何,明軍竟然沒有破壞掉河流上的橋梁,這也使得清軍前進的速度快了許多。

……

黑莊窩堡,被火藥炸開的那段城墻被匆匆填上,因為時間的關系自然沒法和修築的和原來一樣,不過是把原來倒塌的夯土塊再堆積起來,拆了堡壘內數間房屋,把拆下來的磚頭運到缺口,和泥累成了一道單薄的城墻。

這道單薄的墻當然無法阻擋軍隊的進攻,恐怕只需要輕輕地一撞,這道墻便會倒塌。不過營正梁靖知道,清軍應該不會停留下來攻打黑莊窩堡。

果然,站到城堡高處,能看到數裏外大隊清軍正在經過。可是一支三百人的騎兵卻留了下來,向著城堡逼來。

三百騎兵想攻打兩千多人駐守的城堡自然不可能。可堡壘內的明軍也沒法出去幹其他事情,便是梁靖也無法保證在野外自己的軍隊能對付得了三百騎兵的進攻。

該怎麽辦?想想總兵吳平交給自己斷掉清軍後路的任務,梁靖便做了難。

想要斷掉清軍後路,自然不能龜縮在堡壘內不出。可是看著距離堡壘不遠處的三百騎兵,堡壘內的明軍又該如何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