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絕境(第2/3頁)

那只有靠步兵強行破陣了!眼前的明軍雖然強悍,馬喇希對殲滅他們依然信心十足,因為他手下有著一百多真正的滿八旗精銳,都是久經戰陣的銳士!

馬喇希遂下令,命蒙古騎兵繞到明軍方陣之後對其保持威脅即可,而攻堅的重任有以滿八旗為主的步兵擔任。八旗兵的進攻方式更多是步兵進攻為主,先以步兵破開明軍陣列,再由騎兵沖入追殺。所以一提八旗兵就以為都是騎兵這是誤解。

兩百多步兵向著明軍陣列緩緩逼去,八旗兵中的火銃手舉著裝填好火藥的火銃走在最前,在距離五十步時便紛紛開火。

而事實上八旗兵非常注意火器的使用,火銃的裝備率在百分之二十左右。馬喇希手下一百余八旗兵,便裝備了火槍二十二支,另有弓箭兵三十余人。

然而五十步外的火銃射擊,精確度實在是可憐,大部分彈丸出火銃以後便不知道飛到了哪裏,便是有彈丸能夠射進明軍陣列,也無法射穿盾牌鎧甲。

火銃兵射後邊走邊裝填火藥,而弓箭手開始發飆,三十余弓箭手張弓射箭向著明軍陣列射去,射速要比火銃兵快的太多。

“火銃兵不許還擊,放其進入二十步再射!”鄧炳珍沉聲命令道。火銃的射程雖然能達到五十步,但準確度和破甲能力極差。二十步才是最佳射程,足以穿透大多數鎧甲,而十步以內,便是三層鎧甲也無法擋住火銃的射擊。

經歷了這麽長的戰鬥,特別是剛剛蒙古騎兵的沖擊騎射之後,這些武備生們經過了最初的慌亂,已經鎮定了下來。所有人都知道,慌是沒有用的,唯有擊敗眼前的敵人,所有人才能活下來。不得不說,這些武備生都是整個大明最敢戰能力最強的人,畢竟敢於考入武備學院並且被錄取者,都是軍戶子弟的佼佼者和各地的豪傑之士。這些人都是滿懷著熱血不畏犧牲之人,有著馬上奪取功名的志向。所以,哪怕是初戰,哪怕是面臨著滿八旗蒙古騎兵這樣的強敵,他們經過初始的慌亂後迅速的鎮定了下來,開始按照主將鄧炳珍的命令,做自己應該做的事。

武備生火銃手都端著火槍,槍口指著前方,卻沒人亂射。盾牌兵舉著盾牌遮擋著空中飛來的箭矢。有士兵被滿人箭矢射中倒地,後面的士兵則會迅速把他拖入陣中,然後補位。

方陣的中間,張煌言冷靜的看著遠處逼來的清兵,手下的弓箭手們卻沒有亂動,而是恢復著連射數輪消耗的體力。清兵距離太遠,不是弓箭發威的時候。因為進攻的這批清軍步兵都是滿八旗,人人穿著鎧甲,最前面的十多人還穿著三層厚甲,不是弓箭所能射穿。

不斷有武備生倒在清兵弓箭之下,整個方陣卻不為所動,當雙方的距離約三十步時,張煌言一聲令下,七八十弓箭兵同時拉開了弓弦,向著清兵陣列展開了齊射,一輪射罷,又是一輪。

三十步的距離,箭矢足以射穿普通的鎧甲。

在明軍覆蓋性的弓箭射擊下,不時的有清兵摔倒在地,清軍弓箭手也立刻對著方陣中間的明軍弓箭手展開反擊。箭矢如梭在空中穿行,雙方都不時有士兵慘叫著摔倒在地上。

“進攻!”隨著馬喇希的一聲命令,八旗兵步兵加快速度,越過前面的火銃手,向著明軍方陣飛撲而去。沖在最前的是十幾個白巴牙喇兵,人人穿著重甲,舞動著大鐵槍狼牙棒等重型武器,他們擔負著擊破明軍防線之重任。

“火銃輪射!”看著清兵已經沖入二十步以內,鄧炳珍一聲令下,剩下的三十余個火銃兵分成三輪,火槍透過前兩排長槍兵的間隙,輪流向著不遠處奔來的清軍開火。

不到二十步的距離,已經非常之近,稍加訓練的火銃兵都能射中,更不用說這些武備生火銃手大都是世襲軍戶出身,對火銃的使用十分熟練。

七八個正在奔跑的八旗兵猛地一下頓住了,胸前的鎧甲上出現了小小的洞口,圓形的鉛彈穿透了鎧甲,射入了體內,尚未釋放完的動能使得彈丸在體內旋轉著,造成致命的打擊。

七八個八旗兵被射殺自然無法阻擋清兵大隊的進攻,更多的八旗兵越過他們的屍體,向著近在咫尺的明軍攻去。隊列中的八旗兵弓箭手連續不斷的射出箭矢,近在咫尺幾乎箭不落空,很短的時間,前排的明軍長槍兵便被射死數十人,後排的長槍兵趕緊補上,繼續保持隊列的完整。

雙方終於撞到了一起,刀槍並舉拼命向對方殺去。前排的明軍拼命舉著盾牌格擋著清軍的進攻,後排的長槍手則把長槍從盾牌上方向著清軍拼命刺出。

一個身材剽悍的白巴牙喇兵舞動著狼牙棒重重的擊打在面前的盾牌上,清脆的聲音響起,舉盾的武備生慘叫了起來,巨大的力量順著盾牌撞來,他舉盾的右手已經震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