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戰正酣(第3/3頁)

八旗兵正白旗佐領馬喇希緩緩停住了戰馬,看向不遠處明軍陣列,明軍人數只有三百多,卻在五百八旗騎兵威逼下還能保住陣勢不亂,從這點便能看出對面的這支明軍訓練有素,應該是明軍中的精銳。

馬喇希歷經三朝,和明軍作戰十多年,經驗豐富無比,此次受命帶著一支騎兵深入明軍之後,任務便是襲擾搶劫,襲擊明軍糧道,在明軍境內造成恐慌。他屬下五百人,除了一百多名正白旗旗丁以外,剩下的都是蒙古兵。騎射功夫一流,但正面沖擊作戰能力就不行了,不具備攻堅的能力。

十來騎迎了過來,卻是先前的先鋒殘兵。聽聞白甲兵貝隆被明軍射殺,馬喇希大怒,貝隆是他麾下老兵,向來擔任哨探攻堅等重任,沒想到竟然死在了這裏。

五百騎兵下馬稍微修整了一下,在馬喇希的命令下,二百多人轉成步兵向著明軍陣列逼去,剩下的騎兵則分成兩隊,繞著明軍陣列飛馳,以弓箭射擊襲擾明軍陣列,為步兵弓箭做策應。

看著向側翼飛馳的清軍騎兵,以及正緩緩逼來的清軍步兵,鄧炳珍臉色嚴肅無比,他知道將面臨的是一場血戰,對手下這幫武備生新兵能不能撐住而感到擔心,這批武備生是大明新軍的希望,在武備學院學習數月,即將在改編的綠營兵中擔任中堅,若是折損在這個地方,自己的罪過就大了。

張煌言卻沒有多想,他神色平靜心中卻熱血沸騰。八十名弓箭手還有五十來個火銃兵現在都歸他指揮,擔負著遠程狙擊敵軍的重任。

張煌言知道,這八十弓箭手雖然射術都不差,但是卻沒有太多對敵的經驗,當然他自己也沒有。所以在剛剛和清軍前哨的作戰中,很多人太過慌張,導致箭矢根本不知道射到了那個地方。所以,張煌言嚴令,所有人必須聽從他的命令,不經批準不許放箭。

火銃手被張煌言放在了北方,負責配合長槍兵抵擋即將攻來的清軍步兵。清軍步兵破陣,必然穿戴重甲,張煌言已經看到,很多清軍士兵從備馬上取下盔甲穿戴,甚至有人穿兩層甚至三層鎧甲,這麽厚的甲弓箭根本射不穿,只有火銃才行。

而騎兵為了保持速度和戰馬的體力,根本不宜穿戴重甲,否者戰馬根本托不動無法長久奔馳,張煌言看到那些蒙古兵很多都是身上穿著一件皮袍,連穿皮甲的都少,正好用弓箭對付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