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俘虜和地盤(第2/3頁)

陳越笑著連連搖頭,心情也是愉悅至極,“以本公來看,此戰最大的功臣非劉能莫屬,若不是他燒了賊軍的糧草,想如此容易的擊敗賊軍根本不可能。”

數日之前,當張定國突破鄭森郝搖旗兩路軍隊阻攔順江而下的消息傳來時,形勢是何等的危急。而為了避免受到兩面夾擊,陳越不得不做出和張獻忠決戰的打算。可以想象,若不是賊軍斷糧數日,即便能夠擊敗賊軍,自己又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劉指揮使此戰確實立下了大功,上報朝廷之後至少一個伯爵的封賞跑不了。”一旁的單明磊也艷羨地說道。

這已經是大戰的第二天,戰場已經整理清楚,俘虜也都進行了收押,李奕金鑫馬闖蕭冰諸將被派出追剿逃敵。響徹一個多月的炮火停歇了下來,九江終於難得的安靜了下來。

陳越召集手下眾人,開始進行議事。雖然取得了大勝,戰後的事情依然不少,都需要一一處理。

第一個議題便是俘虜的處理。此戰,因為糧盡餓了數日無力作戰或逃跑,大批的西軍士兵選擇了投降。戰後統計,抓到的俘虜竟然有近三十萬人,只有數萬的西軍在張能奇、馬元利、王化龍、王復臣等幾個西軍悍將的帶領下逃走。而南昌還有馮雙禮所部三四萬軍隊,控制著南康府、南昌府十多個城池。

將近三十萬的俘虜,其中大半都是青壯,隨軍的家屬也有近十萬人。這批人的處理是現在的當務之急。

“這麽多人,殺是不能殺,每天消耗的糧食便是一個極大的數目,必須盡快請示朝廷,得到處理這些俘虜的指示。”路振飛嘆道。

西軍的糧食被一把火燒光,這批俘虜吃飯問題自然需要經略府解決。九江城中是有大量的糧食,可是還有十萬的官軍需要供養,若是在供養這三十萬俘虜,糧食便大大的不夠了。

“指望朝廷,朝廷現在恐怕正忙著立儲吧,還有精力管咱們?”顧君恩卻是不屑地說道。

崇禎生病,朝廷大臣上疏議立藩王為嗣君的消息當然也傳到了九江,朝廷大臣置如此大的戰事不顧,卻整天討論著立哪位藩王好得到擁立之功,對這樣的行為顧君恩很是不屑。

“儲君乃是國本,朝堂諸君的行為也無可厚責。”路振飛嘆了口氣,勉強辯解道。

“朝廷的指示遠水解不了近渴,如何處置俘虜,咱們經略府還是應該先拿出自己的辦法。”陳越說道,對立儲的事情不予評價。

“這些西軍俘虜更多的是走投無路的農民,其中很多是被西賊挾裹不得不從賊。屬下以為對賊軍中的悍賊不可饒恕,對這些普通的士兵應該法外施恩,寬恕其罪過,或勒令其回鄉,或者在江西就地安置。經過西軍之亂,江西的士紳百姓死者眾多,肯定會空出大量的土地,正好可以用來安置這些降兵。”

出身順軍的顧君恩對農民軍本能的有些同情,率先向陳越建議道。

“俘虜數量達三十萬之多,甄別起來何其困難,稍有不慎便會引發騷亂。既然招降時國公說過降者免死,就不應再追究他們罪過,哪怕其中真正的悍匪。現在局勢未定,一切還是以穩定為主。”

路振飛當過巡撫當過內閣學士當過督師,論施政經驗遠比在座眾人豐富的多,考慮的也更為全面。

“見白兄所言甚是。”陳越贊許的點點頭,“現在一切應穩定為主。不過也不能就這樣白白養著這三十萬人。這樣,可以從中挑選出青壯精悍者補充到我軍之中,以嚴格的軍法約束,剩下的則暫時供養著,慢慢統計其姓名籍貫,等收復整個江西,戰事告一段落之後,再決定這些俘虜的去留。”

西軍之中自然不乏敢戰的精銳,其中不少是跟隨張獻忠南征百戰的精兵,對這些人陳越自然不會放過,收編過來稍加訓練便是能戰的精銳。現在陳越手裏兵力雖然十萬之多,可心腹精銳並不太多,現在戰事頻繁朝廷動亂,手中掌握的兵力自然是越多越好。

“收編俘虜補充我軍,這些俘虜會忠於朝廷嗎?”這次是路振飛忍不住說道。

“這些俘虜也是因為活不下去才不得不從軍,其中不少原本就是降賊的官兵,自然是誰給錢糧為誰效力,其中從陜北跟著張獻忠出來的能有幾個?”顧君恩笑道,“這些俘虜中很多人當慣了兵吃慣了糧,根本就不會種地,與其把他們放回地方禍害一方,倒不如收攏入軍隊以軍法約束。”

“唉,還是小心為是,不可一下擴充太多影響我軍的戰力。”路振飛勉強同意道。

“還有一件事需要國公決定。江西的大半的城池都曾經被西軍攻破,各地官府已經沒有了,收復各個城池之後如何管理百姓是個問題。”顧君恩又向陳越請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