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接應(第2/2頁)

民心即是軍心,平南軍士兵大部分都是兩淮子弟,只有愛護百姓才會得到士兵們的擁戴效忠。金聲桓雖然對陳越的“婦人之仁”有些不解,卻也只能從命。

而其他將領雖然對百姓比自己先撤頗有微言,可既然平南軍留到了最後,他們也沒什麽可說的。這種情況下,留在最後的必然傷亡最大。

鑒於接應的船只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人撤完,金聲桓同時下令把城內所有木板門板集合起來,制成簡易的木筏,淮河水流不急,靠著木筏也能撤離泗州。

清晨,正當清軍例行開炮轟城之時,突然發現,一支長長的船隊突然從東面駛了過來,靠在泗州城外的運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