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下定決心

“侯爺,揚州鹽商江鶴鳴求見侯爺。”一個親衛走到大廳門口,恭聲稟告道。

“讓他先在偏廳候著。”陳越隨口吩咐道,然後扭過頭來,笑著對單明磊道,“這些鹽商現在急了啊。”

“侯爺的虎威豈是他們所能抗拒?”單明磊微笑著湊趣道。

“哈哈哈!”陳越朗聲大笑起來,“明磊兄,當初在西山鎮時,你可曾想過今日之情形?”

“當時怎麽敢想?滄海桑田,仿佛南柯一夢!”單明磊嘆道。

當初在西山鎮時,他因生意失敗流落西山,恰逢陳越為西山巡檢司招募人才,不甘於做一個小小賬房,單明磊才悍然應募,誰曾想過短短兩年時間,陳越就由一個九品巡檢做到了一鎮諸侯!自己也身居要職手握大權,這在以前連想都不敢想。

“好了,還是說說私鹽的事情吧。”陳越笑道。

“是,侯爺!”單明磊停止了回憶,肅容道。

“從鹽戶灶戶手中收鹽的價格與運往各地銷售的價格相差太大,這是造成私鹽泛濫鹽稅逐年遞減的根源。

商人們向灶戶收鹽每引給米八鬥到一石,按照崇禎十六年的糧價,一引鹽400斤,兩淮地區每石米價三兩,每斤鹽約合5文,而把鹽從揚州運到廬州,每斤可售3錢銀子,足足有六十倍利潤!如此大的利潤足以使人瘋狂!

無數人奔走在兩淮鹽區,靠著販賣私鹽賺取大量錢財,雖然鹽運使司在兩淮有數十個鹽檢司,可卻防不勝防、管不勝管,很多巡檢司的弓兵甚至也加入了販運私鹽的行列。

按照朝廷制度,兩淮鹽運使司每年鹽課70萬引,可是每年灶戶上繳食鹽還沒有一半,對灶戶們來說,把鹽賣給鹽運使司得銀太少,他們更願意把食鹽高價售給私商。

而對於掌握窩區的鹽商來說,他們按照鹽引每從灶戶手中購得一引鹽,就得繳納六兩多的稅銀,故他們賣私鹽的數量遠比賣官鹽要多。

無數的大小鹽販走私,再加上官商販賣私鹽,造成了鹽稅大量的流失。

在鹽商和富灶、總催等幾重盤剝下,灶戶常年累月煮海制鹽,賣鹽所得尚不夠一家所食。而各地的百姓們拿出辛苦積攢的銀錢,尚且吃不起鹽,一年到頭飯食味道寡淡無比。朝廷的鹽稅連年下降,若是按照綱鹽制全年鹽稅可達一千多萬兩,而實際征收的鹽稅只有十分之一,大量的鹽稅流失,肥了一眾鹽商、走私鹽的鹽販,還有整個環節中經手的大小官員吏員差役。”

“食鹽之利太大,靠之得利之人太多太多,整個揚州城都是因食鹽而興起,侯爺您要對鹽商開刀,必須慎之又慎!”單明磊嘆道。

調查的越多知道越多,越是觸目驚心。整個兩淮,上自鹽運使司、地方官府,下到普通的鹽販、煮鹽的灶戶,乃至碼頭上搬運食鹽的苦力,已經形成了一條利益巨大的關系鏈,有太多的人在這條食鹽鏈上靠其生存,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大明立國二百多年,誰都知道食鹽之利甚大,朝廷也想無數辦法想杜絕私鹽提高鹽稅,可是卻一直無能為力,反而使得鹽稅逐年下降。朝廷尚且如此,陳越想靠一己之力撬動兩淮鹽政,又談何容易?

“是啊,太難了!”陳越嘆道。若是大明能解決鹽政之弊,每年的鹽稅就夠養軍之用,又如何會到這種田地。

可是若不對這些鹽商動刀,又去哪裏弄銀子養軍?平南軍的驍勇善戰,戰力遠勝其他明軍,靠的就是足糧足餉,靠的是兵銳甲固。

明年要對付的可是滿清八旗大軍,不是幾百幾千,而是傾國來攻的數萬八旗軍!不做好足夠的準備又如何能保證把清軍擋在淮河以北?

要對付清兵,新募的軍隊戰力差的太多,只有裝備大量的火器才行。

按照陳越的計劃,至少要鑄造數百門紅衣大炮安放在揚州城頭,才能對八旗兵取得壓倒性的優勢。每門紅衣大炮需要銀子近千兩銀子,光是造炮就是一筆不菲的費用。更別說要制作上萬支火銃,以及大量的鎧甲,還有其他物質。

裝備一支軍隊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花錢如同流水一般。只靠朝廷的撥銀根本是杯水車薪,朝廷這麽多的軍隊,靠稅收根本顧不過來,只能陳越自己想主意。

無論如何,兩淮之鹽利我絕不會放過,我為的不是自己的一己之私,而是為了大明為了這天下的萬民!想到這裏,陳越神色堅定了下來。

看到陳越的表情,單明磊暗暗嘆了口氣,知道陳越既然拿定了主意,就再也勸不得。

不過這樣也好,這才是那個雪地裏千裏奔襲蒙古部落的兵備道,這才是百萬軍中救君王的天津巡撫,這才是一日攻下南京城的討逆大將軍!

從那個偏僻的西山鎮,到北京天津,再到南京城,這一路走來,靠的就是一往無前的氣勢,這種氣勢成就了陳越,成就了平南軍,這種氣勢也讓單明磊為之迷醉為之心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