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瘋狂的訓練

陳越雖然出身軍戶,可並不是個真正的軍人,對這個時代的軍隊的訓練了解不多,不過他也沒有打算按照這個時代的練兵方式進行練兵。說實話,這個時代大明軍隊的戰鬥力簡直弱爆了,其訓練根本沒有值得借鑒之處,陳越也不願進行借鑒,他要按照自己的思路訓練一支強大的軍隊。

在後世,他雖然只是一個小警察,可是畢竟也上過警校,警校的生活和軍隊沒有什麽兩樣,坐立行走都有規範。所以他對如何訓練士兵還是頗有些想法的。

按照陳越的訓練思路,家丁們的訓練分四部分,一是軍人養成,二是體能訓練,三是戰技訓練,四是團體配合。

軍人養成,其實就是新兵軍姿隊列訓練,後世的很多人包括大多數學生都進行過這樣的軍訓。這種訓練雖然枯燥無趣,可是不能不說這是最簡單直接有效的練兵方式,通過半月到一月的訓練,就能把一幫子烏合之眾揉捏成一絲絲軍人的模樣。

體能訓練顧名思義就是訓練體能,訓練體能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跑步。這五十個少年都是陳越從人販子手中購買,可以想象他們以前的生活狀態如何,所以個個的瘦弱不堪,身體素質極差,根本不是一個合格的士兵。

陳越決定用一個多月的時間,把他們的身體素質給提上去,訓練的方式就是每天十公裏的長跑,早晚各進行一次,家丁們的軍營設立在城外的煤場,城外的曠野有的是地方供他們奔跑。為了循序漸進的訓練他們體能,陳越規定,前十天,是徒手跑步,中間十天,是負重三公斤奔跑,最後十天,則是負重十公斤奔跑。

這種高強度的訓練,訓練的不僅僅是士兵們的體能,更是鍛煉他們的意志,凡是能經歷這種高強度訓練留存下來的人,都是真正的精兵。不能適應這種訓練的,那就只能淘汰了,現在限於自己的實力,也只能走精兵路線,訓練幾十名家丁已經陳家的極限了,畢竟陳江河只是一個把總。

這樣的訓練,強度極大,而這些家丁還都是十六七歲的少年,雖然說在這個時代已經算是成年人,很多人這個歲數都已結婚,可是在陳越看來,十六七歲也才剛剛上高中,身體都還未發育完全呢,這麽大的訓練強度肯定很多人吃不消。

可是陳越也沒有辦法,因為時間對他來說,實在是太緊太緊,現在已經進入了崇禎十五年十月,滿打滿算,距離北京陷落的時間已經不足兩年。

為了彌補家丁們高強度訓練帶來的消耗,也是為了盡快增強他們的身體素質,陳越規定,家丁們一日三餐,頓頓都有肉,這種夥食要比這個時代絕大多數大明百姓的夥食要好的多。因為這個時代的很多農民,為了節省糧食,每日是只吃兩餐的,而且兩餐也只有一餐是幹的。至於葷腥,很多百姓一年到頭也吃不上兩次,就是家有數百畝土地的小地主,也不可能頓頓都吃肉食。當然這樣的夥食花費極大,不過以陳家煤場現在每日的收入,倒還能供應的起五十多人的夥食。背靠北京城龐大的市場,糧食肉食菜蔬各種物資采購也很方便。

除了每日兩次的跑步以外,還有仰臥起坐、俯臥撐等其他訓練體能的方式,陳越規定,前十天必須達到俯臥撐80個、仰臥起坐150個,中間十天,必須達到俯臥撐120個、仰臥起坐200個,一個半月後俯臥撐要求達到300個、仰臥起坐400個……

再就是戰技訓練,陳越經過思考後,決定手下家丁們的兵種暫時設置為兩種,一是長槍兵,二是火槍兵。現在已經是冷熱兵器混合的年代,只訓練冷兵器當然不行,雖然這個時代的火槍問題很多,射擊效率低下,很多時候連弓箭都比不上,可弓箭手要進行數年的訓練才能形成戰鬥力,而火槍兵只需要數月,就能熟練操作火器拉上戰場,所以從訓練成本來說,訓練一個火槍手比訓練一個弓箭手要廉價的多,這也是為何火槍兵逐漸取代淘汰弓箭兵的一個重要原因。

不過目前陳越手中一支火槍也沒有,雖然他已經拜托父親陳江河,想法從神機營裏搞到一批,但一是軍隊對火器控制極為嚴格,而是這年頭朝廷軍隊的火槍質量實在堪憂,粗制爛造的比比皆是,能安全發射的火槍十中無一,還要冒著炸鏜受傷的危險,在神機營的士兵中,大多數火銃手根本不敢開槍。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自己私自打造火器,所以這些天來,陳江河平時沒事時都會呆在鐵匠鋪,開始自己打制火銃,並且還私下裏在軍中鐵匠老張等人那裏下單,高價委托他們打制火銃。這年頭火銃的制作全是手工,需要鐵匠一錘子一錘子的把鐵塊卷成鐵筒,非常的麻煩,最快一批火銃也得等到十日後才能到手,數量絕對不會超過十只,所以現在戰技訓練只能訓練長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