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蜂窩煤生意大有可為(第2/2頁)

煤火爐的頂部設計成一圈凸起,剛好把一只水壺或者鍋坐在上面。陳越讓陳巖灌滿了一銅壺的水,坐在了火爐上,約一炷香時間,便聽到轟隆轟隆的響聲,看到壺嘴裏冒出的白煙。

“水開了!很快啊!”吳婉兒雀躍道。

“這一只煤球能燒將近一個時辰,做好一頓飯肯定沒有問題的。不用的時候就用鐵片把上面封住,再把下面的進風口用木塞子堵住,就不會再燃燒。”陳越把銅水壺從上面取下來,給眾人示範著。

“會不會被悶滅?再做飯時還得點火。”吳婉兒問起了她最關心的事,因為火爐子每次滅了她都要花費好大功夫才能重新點著,往往弄得滿臉的黑灰。

“當然不會了,就算封上兩天也不會滅。”陳越的話讓吳婉兒放下心來,有了這東西以後做飯就方便多了。

“火頭小了一點兒。”陳江河指出了這種煤火爐的缺點。

“火是沒有以前那種煤火爐大,但是燒水做飯沒有一點兒問題,最關鍵的是省煤啊,以前做飯一頓飯就得四五斤煤,一天得十五六斤,要是用這種煤球,一天只需要三只即可。”陳越耐心的講解著蜂窩煤的優點。

“這煤球一只有兩斤多吧?”陳江河提起了一只煤球,在手中托著。

“可以稱一稱啊!”陳越說著取過一支杆秤來,小心的用稱鉤掛住煤球的孔洞提了起來,把稱錘輕輕的撥動直到秤杆平平,剛好兩斤重。

“以前一天做飯需要十四五斤煤,現在只需要三只六斤重煤球,這可省的太多了!”吳婉兒驚訝地說道。

“別忘了,每只煤球中還摻了兩成的黏土呢!”陳越微笑著提醒。

“這生意大有可為,應該會很賺錢!”陳江河果斷的下了結論。

沒有蜂窩煤的時代,做飯是很費煤的,一戶普通的五口之家平均一天至少需要用十五六斤煤,人口多的要用到三四十斤。按一文錢兩斤煤的售價來算,一戶人家一天要花八到二十文錢在燃煤上,一個月就是二百四十到六百文錢,一年就是二兩多到五六兩銀子。

對於富裕的大戶人家來說,這些只是一點小錢,可是對普通的百姓家來說,花在燃料上的就是一筆不小的銀錢了,因為對一個普通的人家,全年的收入也就十多兩銀子。

可是不花這筆錢又不行,這裏是北京城是大都市,不是普通的山野農村,可以隨便在野地裏找柴禾燒。沒有燃料就沒法開火做飯,而去飯店吃飯,只會更貴。

若是換做蜂窩煤的話,一天下來做飯也就只需三只煤球,就算每只煤球賣兩文錢,一天下來也就六文錢,比原來剩下了一到兩文錢,一個月下來就剩了五六十文,一年下來就是半兩多銀子,這對普通的人家來說就是一筆不小的錢了。

而且蜂窩煤還有另外一個優點,就是煤爐不用的時候封上不會滅,不用每天都要重新生火那麽麻煩。所以陳越可以肯定,若是蜂窩煤推廣出去,肯定會受到百姓們的普遍歡迎。

而對於做這生意的陳越來說,一只煤球二斤,但是其中有四兩的不要錢的黏土,所以一只煤球的本錢只有0.8文,售價卻高達2文,這可是百分之一百五的利潤,就算扣下來人工成本各項開支,利潤也高達百分之百。雖然說一只煤球頂破天了只賺一文錢,可是北京城卻是擁有著八九十萬的人口,這是多麽龐大的市場!就算有十分之一的百姓選擇用蜂窩煤,也會日進鬥金的。

當陳越把自己對利潤的計算說出來之後,在場的眾人人人眼睛裏都閃爍著星星,陳越描述的前景實在太過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