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武將世家(三)(第2/2頁)

第三個就是昌平,沒錯,這是個古地名,漢代就有了。遼國占據之後也沒改,劃歸析津府管轄。如果金軍不走中京道,改由西京道繞圈子攻打析津府,那只能過昌平南下。

桑幹河沿岸的道路倒是也能南下,但入冬之前澇情不斷,大部隊無法通行。要是能拖到入冬,金國人也別打算南下了,先琢磨琢磨如何防禦新軍北上吧。

如果大半年時間還不能動員起來兩三萬整裝齊備的新軍,促進社幹脆也就別混了,乖乖把軍權交還給樞密院多省心。

按照先頭探子的匯報,三個地方都挺合適,但最合適的還是潞縣。如果在那兒紮營,後續的軍備可以直接由海路轉海河用槽船送到碼頭,不光快還省費用省人手。

既然有那麽多便利,洪濤也就不四處亂踅摸了,潞縣就潞縣吧,那地方自己也應該熟。溫余河後世叫溫榆河,京東五十裏,距離也差不多,還有運河,那不就是通州區嘛。

齊了,就當提前九百多年回趟家吧,那地方河汊子多、池塘多,魚當然也多。古代個頭大的魚很常見,下網往往拿不住。古人又不會玩地籠和迷魂陣,想把大鯉魚弄上來只能靠釣!

洪濤打算假公濟私一次,借著在潞縣紮營的機會好好過一次釣魚癮。野生大鯉魚,不到二十斤的不要。至於說魚線給不給力,確實不給力,弄不上來這麽大的魚。

但沒關系,有八嘎呢。他刀玩的好,槍也耍的不錯。只要魚能露面,必須一槍拿下。釣魚還帶用步槍的,洪濤這也是第一次。聽說過外國人玩弓獵射魚,咱來個步槍射魚,還是在九百多年前,也不算特別挫吧。

“姑丈,這邊的百姓為何看著都像流民,是不是金國人害的?”

幽州路南半邊的百姓生活與河北兩路差別還不是太大,但一到析津府周遭可就慘了。路兩邊的民舍就看不到幾片瓦,全是低矮的草房子。

眼看再過二旬就該麥收了,可田地裏多一半長得全是野草,比莊稼長得還高。一個村子空多一半,剩下的也全是老人女人和孩子,看得趙佶這叫一個納悶,很為大宋子民擔憂。

“金人還沒過來呢,這裏臨近邊關,一旦有戰事青壯們就要被征用,去邊關修築寨堡、運送糧秣兵械,家裏的農活自是耽誤了。”

平心而論,幽州路的邊民生活還不算太苦,好歹不用養馬、挖池塘、種樹。當年從大名府第一次北伐的時候,河北兩路的邊民那才叫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