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樹欲靜風不止(第2/2頁)

這一招要是換成別的官員確實挺難對付,基本就等同於突擊檢查了,假如朝中無人通風報信很容易露餡。

可是換到洪濤身上就沒什麽作用了,因為他身邊明著暗著也不知道有多少皇帝、朝廷的密探,幹什麽基本都快成實時傳送了,除了腦子裏想的東西之外有個屁的秘密。

都沒秘密了還怕突擊檢查嗎?好歹也是鎮守一方的中央特派員,街上有幾攤牛糞、市場裏有人爭吵這種日常小事兒,肯定也不會有啥影響的。

想彈劾一位皇帝信任的高官,不是張張嘴就可以的,不管是禦史還是諫官,都得多少拿出點證據,不管物證還是人證。

宋人所謂的風聞奏事,並不是說言官可以滿嘴跑火車隨便彈劾別人,那官場不就亂套了嘛。

在風聞奏事後面,還有一大套鉗制言官自身行為的準則管著呢。以宋朝趙家的尿性,凡事兒就沒有不制衡的,言官也一樣。

“官人又在瞎說了,妾身何時惦記過別的男人!”蓮兒自打成了駙馬的女人,確實變化不小。

除了依舊喜歡往嘴裏塞各種零食之外,追星和腦殘粉之類的病症好像也痊愈了,即便知道蘇軾這兩天就到,也沒什麽特別的表情。

“還嘴硬,不惦記為何朱八斤來不見提及,偏偏姓蘇的一來你就如此激動呢?”洪濤還是不依不饒,弄出一副很糾結的模樣追問。

“……不與你講了,我和紫菊要去看望小童,免得他們又被兒童團帶壞!”論胡攪蠻纏蓮兒縱有三個腦袋也掰扯不過她這位官人,眼看說不過幹脆掉頭就走。

她和紫菊在湟州城很是無聊,除了每日應對一大堆公文往來之外,找不到什麽事情做,連逛街都滿足不了。

可是她們的年齡又無法心如止水,幹脆也學著駙馬弄了一群窮苦蕃人的孩子,沒事就拿著吃穿去救濟救濟,號稱要超過兒童團,將來都去考進士。

洪濤假裝不太服氣,更不看好這些孩子。其實他是在故意刺激蓮兒和紫菊,這樣一來她們倆的幹勁兒就會更足。

實際上蓮兒和紫菊的舉動正好彌補了洪濤身上的煞氣,歐美政客、富商的家人通常都會加入慈善事業,中國人還沒這個習慣,但洪濤認為這樣挺好。

自己整天在外面呲牙咧嘴的殺人、得罪人,家人多做點善事能互相彌補一下,至少沒壞處。為此洪濤特意提高了蓮兒和紫菊每月的例錢,說是處理公文的工錢,其實就是找個借口讓她們有錢去搞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