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一暗(第2/2頁)

怎麽接觸呢?玩詩詞歌賦肯定沒戲,保不齊自己的水平還沒那些崇尚中原文化的使節高呢。找王安石派人引薦肯定也不成,這種接觸必須是民間的,別和政府扯上關系。

於是洪濤就想到了女色,這倒不是說他思想肮臟,而是在後世裏養成的習慣。不管是談買賣還是托人辦事兒,要不先來個吃洗玩一條龍就不夠誠意。想來古代人也是人,應該不會太免俗吧。

還是同樣道理,去青樓找女伎的調調自己也玩不轉,幹脆就把下限拉到底吧,看看能不能在庵酒店上做做文章。

這個事兒去問誰呢?只能是朱八斤,也只有他在市井文化方面比較熟悉。結果讓洪濤很驚喜,按照朱八斤的說法,他不僅認識庵酒店裏的媽媽,手下還有不少徒弟就是專門給庵酒店當保鏢的。

想想也是,他這些徒弟除了相撲打架之外啥手藝也不會,再不去收點保護費還不全餓死。

於是這兩位朱八斤個人擔保最靠譜的媽媽就被請到了駙馬府,由洪濤面授機宜之後開始有意去討好那些來店裏消費的遼國、西夏人,主要目標是兩國使團的隨從。

真正的使節看不上這種庵酒店,就算出去耍也去青樓。洪濤也不打算去認識這些官員,他們的警惕性更高、覺悟也更高。

反倒是那些隨從更有用處,因為他們來自不同的部落,保不齊就有靠近邊境地區的呢。誰家還沒幾個親戚朋友,只要看到足夠多的利益,又沒有太過明顯的賣國行為,這些普通百姓就不會過於多想。

這個安排在去年底就啟動了,沒想到剛剛3月份就傳來了好消息,韓大娘手下的一位胡人女娼得手了。

目標的漢名叫阿赫瑪德,地位不高,是西夏使團裏的一名馬夫。但他的部落正好在西夏河西地區西涼府境內殺牛嶺一帶放牧,離邊境很近。

阿赫瑪德,聽到這個名字時洪濤就覺出了不對,他應該不是黨項人。結果還真猜對了,阿赫瑪德是回鶻人。

當初回鶻汗國被滅了之後,一支遷到了吐魯番盆地,被稱為高昌回鶻。一支西遷到蔥嶺以西被稱為蔥嶺回鶻,還有一支遷到了河西走廊,被稱為黃頭回鶻。

黃頭回鶻離中原最近,先是被遼國攻打,然後李元昊又趁機而入,又被打散了,部分黃頭回鶻就歸順了夏國。阿赫瑪德就是歸順的黃頭回鶻,幾經遷徙在殺牛嶺附近安定了下來。

黃頭回鶻並不是說他們的頭發是黃的,而是從突厥語翻譯過來的。在突厥語中,這些部落被稱為撒裏畏兀爾。

撒裏就是黃的意思,畏兀爾是回鶻的意思。其實後世的維吾爾族就是遷到了吐魯番盆地的回鶻人,畏兀爾即維吾爾。

雖然歸順了黨項人,但黃頭回鶻的生活並沒得到實質性的改變,他們大多以放牧為生,兼職銅匠。可黨項人對這些外族采取的政策就是自生自滅,征兵的時候多征、分戰利品的時候靠後,時不常還得征用會手藝的匠人去幹活,強買強賣也不稀奇。

而且就算你打仗英勇、屢立戰功也很難升遷,因為黨項人采用了蕃官制度,重要的官職都要由黨項人擔任,不是同族頂多當個小吏。就像阿赫瑪德這樣,還是伺候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