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騰籠換鳥(第2/3頁)

若是這些人願意留在曼尼普爾,則是再好不過了。

若是這些人不願意留下,而想著回到大明,其實可以采取另外一種方法安置。”

崇禎皇帝這下子有些感興趣了。

這些人如果願意留在曼尼普爾,倒還真不是什麽太大的問題——最頭疼的是吏部,需要挑選出足夠的官員來緬甸。

本著一頭羊是趕,兩頭羊也是放的原則,吏部多弄點兒人出來也就是了,大不了多給郭老摳發點兒年終獎。

等著這些官員來了之後,阿薩姆和曼尼普爾基本上也就跟大明內地的那些地方沒有區別了——都是行的大明律,都是說漢語寫漢字,連科舉都是同樣的一套東西,還有什麽不一樣的?

就像是新明島一樣,現在新明島上的百姓還能感覺到新明島與大明的區別嗎?

答案是不能。

在把新明島的蠻子們清理幹凈了以後,新明島那裏跟大明本土幾乎就是一模一樣的,除了離大明遠一些。

但是崇禎皇帝自己也知道,讓這些人繼續留在曼尼普爾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都說是故土難離,從天寶年間到崇禎年間,足足千年的時間過去,這裏大概也已經變成了他們的故土。

然而這些人,是徹徹底底的漢人,他們的骨子裏那種對中原土地的懷念,卻是無論如何也抹不去的。

尤其是,這千年裏面,雖然在曼尼普爾繁衍生息,可是這千年的時間裏,征戰不休都是很正常的事兒,再加上天災人禍,真要說這些人對於曼尼普爾有多深的感情,卻也不見得。

所以,這些人有很大的機率會選擇回到大明。

之前自己腦袋一熱就同意了,完全就是腦袋抽瘋的原因,對於這些人如何安置等等問題上,還真的沒有考慮太清楚……

而這些問題卻又真實存在,想想都讓人頭大。

現在來宗道居然說還有另外的安置辦法?

端起王承恩放好的茶水呷了一口之後,崇禎皇帝才淡淡的道:“來愛卿不妨說一說,看看是什麽好點子。”

來宗道躬身道:“陛下,若是這些前唐遺民願意回歸大明土地,那曼尼普爾這裏可就空下來了?”

崇禎皇帝眉毛一挑,頓時明白了來宗道的意思。

騰籠換鳥之術。

……(可能引發降維打擊的內容,自行腦補,大概兩萬字,頂五更的欠更!)

這些前唐遺民回到大明之後,曼尼普爾這裏確實就空下來了——沒有百姓居住的領土還能算自己的領土嗎?

難道,隨便抓兩個衛所過來守衛著這麽一大片的土地就算完事兒了?

想想都是不可能的事兒。

這麽大片的土地,哪怕是奢侈一些,誰來給誰一百畝呢,也不能就這麽荒著不管了不是?

而騰籠換鳥之術雖然在後世屬於陰損到斷子絕孫都不為過的招數,可是放在現在的大明,卻根本就沒有這個顧慮。

前唐遺民跟大明百姓有什麽區別沒?

有,前唐遺民一輩輩的生活在曼尼普爾近千年的時間,是不是一代更比一代強不好說,可是一代更比一代黑是肯定的。

可是除了這一點之外,剩下的幾乎已經沒有什麽區別了。

這些人的飲食習慣上可能會偏向於曼尼普爾這裏一些,可是跟大明的區別不大,更不要提漢字漢語依舊在被這些人使用。

從文化飲食再到服裝、生活習慣,這些人跟大明百姓幾乎就是一模一樣,扔在大明也不會顯眼。

被移民出來的大明百姓到了這進而之後也不會有什麽不習慣——官府的人都是大明的,附近住的可能還是原來的鄰居,頂多就是再加一些新面孔而已。

大概也就是山東的可能會遇到山西的做鄰居,僅此而已。

至於原本的蠻子——大明的鐵路還不知道需要多少勞工呢!

如此一來,騰籠換鳥之術實行起來,就完全的沒有問題了。

贊賞的點了點頭之後,崇禎皇帝開口道:“來愛卿的提議不錯,朕會認真考慮的。”

說完之後,崇禎皇帝幹脆提筆在面前的一張白紙上面寫了起來。

“成國公對曼尼普爾前唐遺民整編之事,朕已知之。令其指揮使對漢唐遺民進行普查,統計願留者幾何,原歸者幾何,待地方官員來彼之後,便造黃冊。諸事完畢之後,成國公朱純臣,英國公張之極,曼尼普爾衛指揮使,爾撣國國主一並前來。”

……

崇禎皇帝的回信很快就被送回到了朱純臣的手裏。

朱純臣也沒有任何的廢話,在搞明白了崇禎皇帝的意圖之後,直接就把曼尼普爾衛指揮使樂文給找了過來。

樂文這段時間幾乎就沒有閑著的時候。

離家千年的遊子,雖然沒有對家這個概念有一絲的模糊,但是對於未來會怎麽樣,所有人還是帶上了一絲迷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