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胡無人,漢道昌

自從江南之地被中原堂口開發出來之後,就一直是中原堂口的糧倉、商業中心。

雖然說開發的時間有點兒長,幾乎是從春秋到唐宋,都在不斷的致力於江南的開發。

大明撿了個大便宜。

之前無論哪一家話事,江南之地都屬於那種必須開發,但是開發速度可快可慢的情況。

到了趙宋之時,因為北邊的老家都被遊牧堂口給抄了,所以發展起江南來也就不遺余力,商業之風也就遠甚於前面的幾家話事人。

老趙家涼了之後,朱元璋把弄死老趙家的鐵木真黃金家族給趕出了中原,自然也就笑納了江南之地。

再加上朱元璋定都應天府,帶來的自然就是在朱老四遷都之前南方的文風鼎盛和商業繁榮。

這一點,直到甲申國難之時,南方的文化和經濟依然可以傲視北方諸省。

崇禎皇帝出宮之後逛了一大圈,發現南方的經濟如此發達不是沒有道理的。

北方諸省現在寶鈔不在少數,但是流通起來的都是以文為單位的小面額寶鈔,大面值的寶鈔都被那些個混賬東西留下來進行交稅了。

當然,兌換寶鈔時需要的是真金白銀,所以郭允厚開始報怨金銀太多銅太少,尤其是銀子。

大明的國庫破天荒的頭一次出現了銀子太多沒地方存在的情況,不得不多建了幾個銀庫。

南方則是不同,崇禎皇帝在街上已經發現了很多次使用貫為單位的寶鈔交易情況。

對比起金銀銅板這些東西來,寶鈔最大的優勢就是方便攜帶——你帶百兩銀子出門跟帶百貫寶鈔出門,效果完全一樣,可是重量上面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甚至於崇禎皇帝在酒樓裏面吃了些南京的特色菜品之後,還接到了店小二找回來的零散面值寶鈔。

心情大好的崇禎皇帝自然不會在意區區幾貫崇禎寶鈔,大手一揮便賞給了店小二。

揮退了點頭哈腰千恩萬謝的店小二之後,心情大好的崇禎皇帝幹脆接著在城中逛了起來。

北方的寶鈔先不去說他,南方既然已經流通起來了,想必擴散到北方也是早晚的事兒,心急不得。

像這種涉及到紙幣與金屬貨幣交接的情況,聽由百姓們慢慢接受,讓事情一步步的發展才是最靠譜的。

可以使用一定的手段去引導,但是不能強制,否則就會出現寶鈔大幅度貶值的情況。

進而影響到民心,民生,經濟,到最後說不定會搞得天下動蕩,得不償失。

不過眼下看來所有的情況還都不錯,正在向著一條平坦的道路上面狂奔,再過個幾年,說不定大明會出現股票和期貨交易一類的玩意。

唯一操蛋的是崇禎皇帝一拍腦袋搞出來的崇禎通寶所帶來的問題。

問題是崇禎通寶連銅板都不是,確切的說來應該是皇家學院搞出來的一種合金,只是看起來像銅一些,卻根本就不是銅。

至於這種合金的是怎麽冶煉出來的,崇禎皇帝表示不知道——自己堂堂一個大明皇帝,哪兒來那麽多的時間關注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兒。

但是現在民間百姓明顯是更為認同這些小面值的崇禎通寶,哪怕是寶鈔使用率最高的南直隸,崇禎通寶的流通率也要比崇禎寶鈔更受歡迎一些。

媽的,現在就開始產量劣幣良幣的問題了——明顯是崇禎通寶有驅逐小面值崇禎寶鈔的趨勢。

就剛才在城中逛了一這麽一圈,就可以明顯看到崇禎通寶的出鏡率明顯高於崇禎寶鈔。

幸好在十文以上的交易裏面出現更多的崇禎寶鈔,要不然的那樂子可就大了——自己弄出來的崇禎寶鈔跟崇禎通寶打擂台,自己偏向哪個?

這種情況在後世也存在。

在移動支付還沒有大行其道的時候,一元和五角的硬幣就明顯比一元和五角的紙幣更受歡迎一些。

在還有更小面值的一分兩分時代,硬幣同樣更受歡迎,這好像是一種定律,沒人能解決這種情況。

當然,也不是說無解。

反正這種崇禎通寶連銅都不是,也用不上銅這種寶貴材料,盡管發行也就是了,反正都是些小面值的,最高面值才五文錢。

也就是說,這玩意對於崇禎寶鈔來說更多的是起到一種輔助作用,並不會產生什麽不好的影響。

難道還會有哪個大商戶腦袋一抽抽,收集上幾百貫的崇禎通寶去交稅?

想想都知道不可能的事兒,畢竟崇禎通寶的重量在那兒擺著呢,怎麽看都不如崇禎寶鈔更為方便一些,幾百貫的稅估計得拉上幾車——累不死丫挺的。

對於寶鈔和通寶打擂台之事感到棘手的崇禎皇帝幹脆不想了——京城的老郭估計會有什麽好辦法,眼下最重要的還是趕緊去嘗嘗正宗的金陵鴨子。

一路到了南京城中最著名的金陵飛雁樓,招呼過來的小二讓崇禎皇帝大大的開了一番眼界,那鴨子菜跟報菜名相聲一般的報出來,直把這飛雁樓誇的天上少有地下僅此一家。